[实用新型]立式电烤炉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32052.4 | 申请日: | 2015-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106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李肇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肇基 |
主分类号: | A47J37/06 | 分类号: | A47J37/06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李德强 |
地址: | 321313 浙江省金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电烤炉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式电烤炉,特别是一种从上向下加热烘烤食物的立式电烤炉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年轻人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在不断改变,不仅户外运动或野炊时带上烧烤设备进行野外烧烤,而且在家中也经常聚集亲朋好友一起烧烤,烧烤食物越来越普遍,烧烤食物和烧烤设备得到快速发展。目前使用的电烤炉加热方式可分为下置式加热、侧置式加热和上置式加热三种。
下置式加热的电烤炉从下向上对食物加热,由于食物放置在烤盘上,烤面位于食物底部,无法观察烤面,极易烤焦,由于烤盘温度高,使用时容易发生烫伤事故,食物烧烤熬出的油滴掉落到烤盘上时会产生呛人的油烟,不仅影响人体健康,而且对环境造成污染。
侧置式加热的电烤炉从侧面对食物加热,虽然可以观察加热面,食物烧烤熬出的油滴掉落到烤盘上时不会产生呛人的油烟,但直接照射的加热面较小,加热时间长,有时会出现食物边缘部分烤焦而中间部分仍未烤熟的问题,现在已很少使用此种结构。
上置式加热的电烤炉从上向下对食物加热,烤面位于食物上部,可以方便观察加热面,食物不易烤焦,烤出来的食物颜色好,由于烤盘温度低,食物烧烤熬出的油滴掉落到烤盘上时不会产生呛人的油烟,因此,该结构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热源上置电烤炉加热器,包括加热器顶罩、隔热座、上下隔热板、金属罩、反射罩、发热管、网罩,螺丝向上将隔热座固定在加热器顶罩上,螺丝向下与套管配合将上下隔热板和金属罩固定在隔热座上,发热管通过挂钩固定在反射罩上,螺丝向上将固定板、网罩和反射罩固定在套管上。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金属罩与加热器顶罩隔热效果差;二是发热管损坏后调换不方便;三是网罩清洗不方便。为此,许多生产厂家和有识之士都进行了卓有成效地开发和研究,但至今尚未有合理的产品面世。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立式电烤炉存在的上述弊病,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隔热效果好、发热管调换方便、网罩清洗拆卸方便的立式电烤炉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它包括散热罩、加强板、第一隔热板、第二隔热板、隔热盘、反光盘、发热管、网罩,所述的加强板和第一隔热板相贴合后通过从下往上的螺丝与散热罩固定,第一隔热板与第二隔热板之间设有双头螺座,螺丝向下穿过加强板和第一隔热板后与双头螺座固定,隔热盘与反光盘之间设有双头螺柱,双头螺座向下穿过第二隔热板和隔热盘后与双头螺柱固定并夹紧第二隔热板和隔热盘,双头螺座使第一隔热板与第二隔热板之间相互隔开,螺丝向上穿过反光盘后与双头螺柱固定,双头螺柱使隔热盘与反光盘之间相互隔开,反光盘内固定有发热管固定夹,发热管固定在发热管固定夹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的隔热盘上设有网罩插扣,网罩通过抽插方式可拆卸地固定在网罩插扣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散热罩的内侧顶部安装有温控器,散热罩的外侧顶部设有与温控器配合的温控旋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的发热管采用具有穿透力的红外线发热管。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的隔热盘上固定有遮盖电热管接线端的护线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的散热罩上设有散热孔。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的散热罩上设有与升降装置连接的连接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的散热罩上设有升降提手。
采用上述结构后,与现有技术比较有如下优点和效果:一是由于双头螺座将第一隔热板与第二隔热板之间相互隔开,双头螺柱将隔热盘与反光盘之间相互隔开,可以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延长产品使用寿命。二是当发热管损坏时,只需抽出网罩却可进行更换,发热管调换省力方便。三是由于网罩采用抽插式结构,不需专业工具就可拆卸,网罩清洗方便,反射罩、发热管和护线板表面可以清洁。四是由于发热管采用具有穿透力的红外线发热管,不仅可以同时对食物内外加热,保证食物内外熟透,烧烤速度快、效率高,而且可以保证加工的食物色香味俱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温控旋钮,2温控器,3散热罩,4加强板,5第一隔热板,6双头螺座,7第二隔热板,8隔热盘,9网罩插扣,10双头螺柱,11反光盘,12发热管,13发热管固定夹,14网罩,15升降提手,16护线板,17散热孔,18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肇基;,未经李肇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320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