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伸缩的土壤耕作耙子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32950.X | 申请日: | 2015-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985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杨红善;周学辉;何小琴;常根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甘肃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
主分类号: | A01B1/14 | 分类号: | A01B1/14 |
代理公司: | 四川君士达律师事务所 51216 | 代理人: | 芶忠义 |
地址: | 73005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伸缩 土壤 耕作 耙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伸缩的土壤耕作耙子。
背景技术
目前作物田间种植大多数为条播,行距通常为10cm-80cm之间。目前大多数耙子的长度为10-40cm之间不等,耙体的长度是固定的,因此不能满足不同行距间的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伸缩的土壤耕作耙子,其耙体长度的伸缩可以满足作物不同行距的土壤操作,对于行距为40cm-80cm大行距作物的土壤操作更为快捷、方便,可以一次性完成,不用来回重复才能完成,可以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伸缩的土壤耕作耙子,包括耙体、耙柄1和耙齿5,所述耙体包括第一耙体2和第二耙体3两部分,第一耙体2和第二耙体3之间通过各自镶嵌的燕尾槽连接,耙柄1和耙体之间通过焊接在第一耙体2的锥形螺母4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耙体2的长度为40cm。
优选地,所述耙柄1直径4cm,长度为120-200cm。
优选地,所述耙齿5的长度为15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首先耙体长度的伸缩可以满足作物不同行距的土壤操作,其次对于大行距作物行距为40cm-80cm的土壤操作更为方便、快捷,可以一次性完成,可以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伸缩的土壤耕作耙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伸缩的土壤耕作耙子的耙体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2,一种可伸缩的土壤耕作耙子,包括耙体、耙柄1和耙齿5,所述耙体包括第一耙体2和第二耙体3两部分,第一耙体2和第二耙体3之间通过各自镶嵌的燕尾槽连接,耙柄1和耙体之间通过焊接在第一耙体2的锥形螺母4连接。所述第一耙体2的长度为40cm。所述耙柄1直径4cm,长度为120-200cm。所述耙齿5的长度为15cm。
耙体长度由目前的固定长度,改为40cm-80cm之间可以伸缩,每10cm为一个伸缩段,耙体中心右侧每隔10cm各焊接1个锥形螺母4,随着耙体长度的变化可以调节耙柄与耙体的连接,使得耙柄1处于中心,田间操作中可以使耙体保持平衡。耙柄1为一种圆管,该圆管位于耙体中心,耙柄1与耙体连接方式为插套;耙柄1也可为轻质金属棒,连接方式为螺旋连接,不但连接、拆卸方便,连接强度好。作用有疏松土壤表皮结构来降低土壤水分蒸发,归拢和祛除田间杂草、柴草和杂物等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显而易见地得到的技术方案的简单变化或等效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甘肃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甘肃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329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