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流稳压转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33011.7 | 申请日: | 2015-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56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兴集团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156 | 分类号: | H02M3/15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张建纲 |
地址: | 325608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 稳压 转换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智能启停系统中的直流稳压转换器。
背景技术
怠速指发动机在无负荷的情况下运转,只需克服自身内部机件的摩擦阻力,不对外输出功率。怠速的现象,即是车在原地不动(比如车辆处于驻车状态时),发动机却仍在运转,此时汽油燃烧产生的机械功都用在内部零件的摩擦上而消耗掉了。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对汽车的节能减排的要求越来越高。智能启停系统,能够将汽车在怠速过程中的油耗降至最低,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汽车在车速为零时怠速一段时间后,发动机将进入低速运转或停止状态,重新触发启动时电池电压会由于点火瞬间产生的大电流而出现电压跌落现象,这时,智能启停系统中的直流稳压转换器的稳压支路开始工作,可以保持输出电压维持在12V输出,从而确保后端仪表台的灯光没有闪烁、汽车音响的声音没有停顿感。当电池电压回升至12V以上时,直流稳压转换器切换至旁路,可以保证后端供电设备正常运行。
但现有技术中,直流稳压转换器中稳压支路和旁路间进行切换操作时会产生较大的电流,导致能耗较大,不利于节能减排。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直流稳压转换器中稳压支路和旁路间进行切换操作时会产生较大的电流,导致能耗较大,不利于节能减排。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流稳压转换器,包括:并联电连接的旁路和稳压支路;
当车载电源的输入电压跌落时,所述旁路截止,所述输入电压经所述稳压支路升压后输出;当车载电源的输入电压回升至额定值时,所述旁路导通,所述输入电压经所述旁路后输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直流稳压转换器,所述旁路包括第一MOS管Q1、触发器U1和第一二极管D1;
所述触发器U1包括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以及第三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MOS管Q1的输入端耦接,所述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一MOS管Q1的输出端耦接,所述第三输出端与所述第一MOS管Q1的控制端耦接,所述第一MOS管Q1的输入端即为所述旁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一MOS管Q1的输出端即为所述旁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与所述第一MOS管Q1的输入端耦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与所述第一MOS管Q1的输出端耦接;
当所述第一MOS管Q1的输入端电压高于所述第一MOS管Q1的输出端的电压时,所述触发器U1的第三输出端向所述第一MOS管Q1的控制端输出第一电平,所述第一MOS管Q1导通;反之所述触发器U1的第三输出端向所述第一MOS管Q1的控制端输出第二电平,所述第一MOS管Q1截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直流稳压转换器,所述触发器U1为LM5050芯片,所述LM5050芯片的引脚4即为所述触发器U1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MOS管Q1的输入端耦接,所述LM5050芯片的引脚6即为所述触发器U1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一MOS管Q1的输出端耦接,所述LM5050芯片的引脚5即为所述触发器U1的第三输出端,与所述第一MOS管Q1的控制端耦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直流稳压转换器,所述稳压支路包括:半桥驱动升压电路和升压控制器U2,当车辆启动后,所述升压控制器U2控制所述半桥驱动升压电路21将所述输入电压升压后输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直流稳压转换器,所述半桥驱动升压电路包括第二MOS管Q2、第三MOS管Q3、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一电解电容C1、第二电解电容C2、第三电解电容C3、第一并联电容组211和第二并联电容组212;
所述升压控制器U2包括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二MOS管Q2的控制端和所述第三MOS管Q3的控制端耦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兴集团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合兴集团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330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