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光固化快速成型的树脂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33352.4 | 申请日: | 2015-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58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郑坤林;刘震;万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联泰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7/00 | 分类号: | B29C67/00;B29B13/08;B33Y30/00;B33Y4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芦宁宁 |
地址: | 201612 上海市松江区莘砖公路***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光固化 快速 成型 树脂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树脂加热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光固化快速成型的树脂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光固化快速成型,即通常所说的SLA技术,以及数字面投影快速成型,即通常所说的DLP快速成型技术,二者都是采用液态光敏树脂为材料,利用特定波长的光,对液态光敏树脂进行选择性固化,实现打印。采用液态光敏树脂作为材料,必须使用树脂槽作为容器。而在进行打印时,树脂槽中的树脂需要达到一定温度,光聚合反应才能很好的进行,因此需要对树脂槽内树脂进行加热,而使其受热均匀并达到额定的温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中国专利ZL200720052760.2《一种用于光固化快速成型树脂加热系统》中提到了光固化快速成型的树脂加热方法,其公开了通过将树脂槽设计成主槽和副槽,采用夹层结构,在夹层内充注热熔和导热系数较大的热传导油,用电加热方式维持导热油温度在所设定的位置。本用于光固化快速成型树脂加热系统由于其树脂槽是双层结构,其使用范围受到限制,其很难使用于工业级的光固化快速成型设备中,因为工业级的光固化成型设备中的树脂至少为70KG,有的设置更多,因此其盛放树脂的树脂槽比较巨大,若使用本专利的加热方法则成本较大。
现有技术中还有通过热空气循环法加热树脂槽内树脂,以及通过在树脂槽两侧设置加热板,直接加热树脂的方法,但是该些方法都存在一定弊端,热空气循环法需要密闭环境,在使用时非常不便,而加热板加热存在使树脂受热不均匀等缺陷。
因此,需要一种能均匀加热树脂槽内树脂且适用于工业级光固化成型设备的树脂加热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光固化快速成型的树脂加热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树脂加热不均匀,或树脂加热成本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光固化快速成型的树脂加热装置,所述树脂加热装置包括置于树脂槽上方向树脂槽内树脂发出热辐射的热辐射加热机构,与所述热辐射加热机构相连的控制系统,以及至少一个检测所述树脂槽内树脂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系统相连。
优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中的部分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树脂槽内的树脂上表面温度。
优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中的部分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树脂槽内的树脂内部温度。
优选的,所述热辐射加热机构为红外光或石英管加热装置。
优选的,所述热辐射加热机构的表面设有滤光膜。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光固化快速成型的树脂加热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热辐射加热机构发出热辐射加热树脂,可以使树脂加热均匀且加热速度快;其利用辐射加热,树脂受热很快,同时由于是热辐射加热,整个树脂槽表层树脂都能均匀受热,因此树脂槽中表层树脂温度不但升高很快,而且受热也很均匀,达到做件时候每一层的树脂温度都是额定温度,从而保证了成型工件的精度;其成本低占用空间小。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光固化快速成型的树脂加热装置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热辐射加热机构
2 温度传感器
3 树脂槽
4 控制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联泰三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联泰三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333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3D塑料打印机
- 下一篇:一步式工作平台限向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