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供气管镜检查的喉罩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33656.0 | 申请日: | 2015-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843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舒雅;张玉洁;李正;何爱萍;赵俊莺;韩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A61B1/267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婷 |
地址: | 710077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管 检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置入气管镜的喉罩。
背景技术
喉罩是一种临床常用的介于面罩和气管插管之间的通气工具,与气管插管相比较,喉罩无须喉镜显露声门、无导管插入等强刺激,因而呛咳少,应激反应轻,置入刺激轻,分泌物少,插入容易;而由于其具有操作简便、便于掌握、损伤小、病人耐受性好等优点,在临床上特别是紧急气道的开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有的喉罩中已经集成了多种功能,如带有胃管插口的喉罩,可在置入喉罩后进行胃管的置入。
气管镜检查项目是呼吸系统相关疾病常见的检查项目之一,针对行气管镜检查的患者而言,常规意义上所采取的麻醉方法多为局部性麻醉或浅层全身性麻醉。由于以上两种麻醉方案下的麻醉深度较低,常会导致手术过程当中,电子气管镜的插入难度较大,稍有不慎则可能导致患者的气管以及咽喉组织出现损伤问题,这对于手术成功而言也有不利的影响。但无插管状态下行静脉通道全身麻醉多会导致患者呼吸系统受到抑制,缺氧导致严重并发症。因此,在喉罩通气全身麻醉状态下行无痛电子气管镜检查是一个好的选择,麻醉师能够对患者的呼吸情况进行良好地控制,确保其通气效果的稳定性,为患者行电子支气管镜的检查营造一个安静且舒适的环境,最大限度的控制患者的疼痛感。
喉罩在使用时,气管镜置入需要确保患者气道的畅通,以维持正常的呼吸,而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一方面喉罩使用已经占据了喉部大量空间,没有有足够空间,为气管镜使用造成许多困难。另一方面,气管镜置入后,无法确保患者安全有效的通气。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供气管镜检查的喉罩,在不增大气管镜整体体积的前提下,方便地通过喉罩置入气管镜。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供气管镜检查的喉罩,包括固定壳,固定壳前端设置有凹面状的连接面,固定壳中设置有通向连接面的通气孔,连接面边缘上设置有气囊圈,所述的固定壳中设置有与通气孔同方向延伸的操作孔,通气孔和操作孔之间通过弹性的隔膜阻隔。
进一步地,所述的通气孔的横向截面为C形。
进一步地,所述的操作孔的横向截面为一段圆弧。
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壳的末端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有一段与通气孔贯连的气管插口。
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板上设置有贯穿固定板的通孔,通孔的一端与操作孔连接,通孔另一端与一个弹性的副插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副插口包括弹圈,弹圈通过一段弹性套与通孔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副插口上设置有塞体。
进一步地,所述的隔膜在自然状态下向操作孔中收缩。
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壳的中部呈弧状弯折。
进一步地,所述的喉罩还包括一个可弯折且中空的引导管,引导管外径小于通孔直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1.不增大现有气管镜的体积的条件下,通过对结构的合理利用,使喉罩在需要时开辟出通过气管镜的通道,对气管通道的空间进行了充分的利用;
2.操作简便,在不需要置入气管镜时,为呼吸留有充分空间,而在在置入气管镜前只需要通过引导管支撑起气管镜的通路,即可放入气管镜,这个通路的大小是可根据气管镜的大小进行选择和调整的,增强了喉罩的适用性和实用性;
3.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气囊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未插入引导管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插入引导管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代表:1—充气口,2—充气管,3—气囊圈,4—固定板,5—气管插口,6—通气孔,7—副插口,8—操作孔,9—隔膜,10—固定壳,11—引导管,12—连接面。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技术中喉罩种类多样,但这些喉罩普遍未能留出为气管镜检查的通道,使患者在置入喉罩后,难以通过气管镜清除气管中的异物。喉罩的大小应适应患者喉部大小,但有一点可以明确的就是,除了喉管前端的气囊圈,喉管后端所占的体积越小,越利于操作。而喉管中最重要的功能是为患者建立呼吸通路,因此需要固定的空间留给通气孔。通气孔设计时是考虑到充分满足患者呼吸的条件下设计的最大尺寸,传统的呼吸孔大小是固定的,为闭合的圆孔,但实际上呼吸孔中的空间并未得到充分利用,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如此大的通道来呼吸,这也就为呼吸孔的利用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未经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336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压低阻力气管导管
- 下一篇:一种内分泌患者用腹部肌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