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械式微气泡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34708.6 | 申请日: | 2015-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440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全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淳汕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5/00 | 分类号: | B01F5/00;B01F5/06;B01F3/04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范严生 |
地址: | 650031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学府***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 式微 气泡 发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气泡生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械式微气泡发生器。
背景技术
微气泡是对直径50μm以下气泡的总成,目前这种微气泡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可以应用到水处理、化工、卫浴、化妆品的生产等领域。
现有的产生微气泡的方法,常用的有曝气气浮法、溶气气浮法、电解法。
电解法是向污水中通入5~10V的直流电,从而产生微小气泡,但由于电耗大电极板极易结垢,所以主要用于中小规模的工业废水处理。曝气气浮法又称分散空气法,是在气浮池的底部设置微孔扩散板或扩散管,压缩空气从板面或管面以微小气泡形式逸出于水中。也有在池底处安装叶轮,轮轴垂直于水面,而压缩空气通到叶轮下方,借叶轮高速转动时的搅拌作用,将大气泡切割成为小气泡。 溶气气浮法溶解在水中的气体,在水面气压降低时就可以从水中逸出。有两种方法:①使气浮池上的空间呈为真空状态,处在常压下的水流进池后即释出微气泡,称真空溶气法;②空气加压溶入水中达到饱和,溶气水流减压进入气浮池时即释出微气泡,称加压溶气法。后者较为常用。加压溶气水可以是所处理水的全部或一部分,也可以是气浮池出水的回流水,回流水量占所处理水量的百分比称回流比,是影响气浮效率的重要因素,须由试验确定。加压溶气法的设备有加压泵、溶气罐和空气压缩机等。溶气罐为承压钢筒,内部常设置导流板或放置填料。溶气罐出水通过减压阀或释放器进入气浮池。
采用电解法产生的气泡小,但能耗大。曝气法能耗低,但气泡大。溶气法能耗介于上两者之间,气泡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耗小,产生的气泡小而稳定的机械式微气泡发生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机械式微气泡发生器,由气箱(15)、气水混合管(14)、振动锥(4)和集水管(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箱(15)上端设有进气口(3),喉管(2)一端为进水口(1),另外一端连通到气箱(15)内部;两端均为喇叭口状的气水混合管(14)一端连通到气箱(15)内部,另外一端连通到集水箱(12)内部,气水混合管连通到集水箱内的一端内壁上设有凹槽(5);锥体外壁设有凹槽(6)的振动锥(4)设置在气水混合管(14)内;所述的振动锥锥底通过弹簧卡槽(13)连接有弹簧(7),弹簧另外一端设有压板(8);集水箱一端通过调节螺母(9)设有调节螺杆(10)。
所述的调节螺杆、弹簧、振动锥的中心线和气水混合管的中心线为同一条直线。
所述的集水箱一端设有出水孔(11)。
本实用新型具有机构简单、设计合理、设备体积小、使用能耗低、气泡直径在一定范围内可调节、出水气泡小而稳定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水口,2-喉管,3-进气口,4-振动锥,5-凹槽,6-凹槽,7-弹簧,8-压板,9-调节螺母,10-调节螺杆,11-出水孔,12-集水箱,13-弹簧卡槽,14-气水混合管,15-气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机械式微气泡发生器,由气箱(15)、气水混合管(14)、振动锥(4)和集水管(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箱(15)上端设有进气口(3),喉管(2)一端为进水口(1),另外一端连通到气箱(15)内部;两端均为喇叭口状的气水混合管(14)一端连通到气箱(15)内部,另外一端连通到集水箱(12)内部,气水混合管连通到集水箱内的一端内壁上设有凹槽(5);锥体外壁设有凹槽(6)的振动锥(4)设置在气水混合管(14)内;所述的振动锥锥底通过弹簧卡槽(13)连接有弹簧(7),弹簧另外一端设有压板(8);集水箱一端通过调节螺母(9)设有调节螺杆(10)。所述的调节螺杆、弹簧、振动锥的中心线和气水混合管的中心线为同一条直线。所述的集水箱一端设有出水孔(11)。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液体通过进水孔进入气箱,和进气口进入的空气混合后进入气水混合管,气水混合管中的气水混合物被振动锥锥尖分开后进入振动锥和气水混合管内壁所形成的狭小空隙,通过振动锥的不断振动击打形成气泡,振动锥锥体外壁和气水混合管内壁上设置的凹槽,增大气水混合物的停留时间,从而使得产生的气泡变得小而均匀。产生气泡的水进入集水箱后通过出水孔排出。若需调节所产生的气泡的直径,可通过调节调节螺母,通过调节螺杆压紧和松开弹簧,从而控制振动锥的振动幅度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淳汕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明淳汕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347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学检验用储液装置
- 下一篇:叠式复合滤芯及其折叠过滤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