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有线式车载气瓶充气监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34932.5 | 申请日: | 2015-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061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培英;靳巍峰;金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培英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 代理人: | 郭官厚 |
地址: | 450004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线 车载 充气 监管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监管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有线式车载气瓶充气监管系统。
背景技术
规范和强化车载气瓶充装、经营和使用单位的气瓶安全管理,对保障车载气瓶的运行安全、促进车载气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切实落实各有关从业单位的安全责任,治理车载气瓶的隐患,完善车载气瓶事故应急救援,有效遏制车载气瓶充装、使用不当和使用报废气瓶引发的泄漏和爆炸事故是当前的重要任务。如果对车载气瓶监管不当,那么不合规的车载气瓶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严重威胁公共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线式车载气瓶充气监管系统,该监管系统能够有效遏制车载气瓶充装、使用不当和使用报废气瓶引发的泄漏和爆炸事故。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有线式车载气瓶充气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标签、手持机、中继器和控制器,
前述电子标签牢固地依附在气瓶表面,它是气瓶唯一性标识和基本信息的载体,其内置信息可方便地识读;
前述手持机是电子标签读写设备,其读取标签信息后将信息传输给控制器;
前述中继器安装在加气机的接线盒中,与加气机原有防爆装置不发生任何电连接;
前述控制器具备数据查询、网上传输数据、自动更新下载黑名单的功能,使用RJ45端口连接电脑网络,并通过数据传输线与手持机通讯,控制器发送指令给中继器,由中继器控制加气枪的开关,控制器只允许加气机对气瓶经过检验合格的车辆加气。
前述的有线式车载气瓶充气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前述电子标签采用美国TI电子标签,频率为13.56MHz。
前述的有线式车载气瓶充气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前述手持机采用P130-433FB型手持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有线式车载气瓶充气监管系统是一个集成监管系统,应用物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网络技术及自动控制技术,实现了对车载气瓶全生命周期进行动态监管,从而保障了车载气瓶的安全;
(2)中继器与加气机原有防爆装置不发生任何电连接,不改变原有加气机防爆结构,所以出现故障后容易判断,责任划分明确,并且不受加气机品牌的限制,中继器在所有加气机上都能安装;
(3)由于在加气机的接线盒中安装了中继器,所以即使控制器发生了故障,也不会影响加气机的自动充装的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车载气瓶充气监管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有线式车载气瓶充气监管系统包括:电子标签、手持机、中继器和控制器。下面分别介绍各个组成部分。
一、电子标签
电子标签牢固地依附在气瓶表面,它是气瓶唯一性标识和基本信息的载体,其内置信息可方便地识读。
电子标签采用美国TI电子标签,频率为13.56MHz。
二、手持机
手持机(数据采集器)是电子标签读写设备,是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车辆加气前,利用手持机读取标签信息,手持机读取标签信息后以无线方式将信息发送到控制器。
手持机验瓶软件基于C语言开发,硬件优先选用北京天石优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P130-433FB型手持机,防爆证号:CE082141。
三、中继器
中继器安装在加气机的接线盒中,与加气机原有防爆装置不发生任何电连接,不改变原有加气机防爆结构。
四、控制器
控制器使用RJ45端口连接电脑网络,并通过数据传输线与手持机通讯。
控制器接收到手持机读取的标签信息后,首先判别气瓶的合法性,例如:气瓶是否超期未检、是否达到使用年限等,然后根据判别结果向中继器发送指令,由中继器控制加气枪的开关,控制器只允许加气机对气瓶经过检验合格的车辆加气。
控制器具备数据查询、网上传输数据(例如:充装日期、加气站、充装人员、车号等信息)、自动更新下载黑名单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车载气瓶充气监管系统,其监管的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培英;,未经张培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349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