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箱式发电机组用排气消音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35317.6 | 申请日: | 2015-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528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梁刚;黄朝晖;尚应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柴油机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08 | 分类号: | F01N1/08;F01N1/02 |
代理公司: | 洛阳明律专利代理事务所 41118 | 代理人: | 李路平 |
地址: | 471039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箱式 发电 机组 排气 消音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排气噪音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箱式发电机组用排气消音器。
技术背景
噪声是当今世界公认的环境污染。为了降低工作和休息场所中的噪声危害,许多国家都通过立法,制定了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条例和规范等相关标准。发电机组在向各公共场所供电时,会产生较大的噪声,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当发电机组在野外工作时,空旷的环境对噪声并不敏感,而当发电机组用于医院、宾馆及居民小区等生活场所,较大的噪声会给周边人群的生活带来烦恼。目前,在生活场所使用的发电机组多为固定式发电机组,大部分为裸机组,存在较大噪音,尽管采用了专业的高降噪消音器,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因发电机组噪音主要来源于发动机的排气系统,市场上的降噪消音器也广泛应用于发电机组的排气降噪。
目前发电机组上安装的消音器大多采用阻抗复合式原理。阻抗复合式消音器是利用不同结构的多孔吸声材料吸收声能,通过管道内声学特性的突变处将部分声波反射回声源方向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声音处理的。此原理消音器为保证降噪效果,即要有很大的外形尺寸,又要在其阻性部分填充吸音材料。较大的外形尺寸不适用于放置在箱式电站内;填充的吸音材料需要制作专用固定装置来进行固定,制作工艺复杂、成本较高;此外,此原理消音器在工作时会产生冷凝水,吸音材料在遇冷凝水后其吸音性有所下降,会导致整个消音器的性能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出一种箱式发电机组用排气消音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完成其实用新型任务:
一种箱式发电机组用排气消音器,所述的排气消音器包括有壳体、壳体封板Ⅰ、壳体封板Ⅱ、共振管、前隔板、中隔板、后隔板、通气管Ⅰ、通气管Ⅱ、通气管Ⅲ、通气弯管和弯头;所述的壳体为由热轧钢板卷制的圆筒;所述的壳体封板Ⅰ、壳体封板Ⅱ分别焊接在壳体的两端;所述的前隔板焊接在壳体内,并与壳体封板Ⅰ之间的空腔构成排气消音器的第一腔体;所述的共振管为一端开口、一端密封的无缝钢管;所述共振管的封口端穿过所述的第一腔体,并与所述的壳体焊接为一体;所述共振管的开口端与发动机的高温排气装置相连通;所述共振管的中部具有多个与第一腔体相连通的出气孔;所述的中隔板焊接在壳体内;所述的中隔板与前隔板之间的空腔构成排气消音器的第二腔体;所述的通气管Ⅰ为焊接在前隔板上沿前隔板圆周均布的多个;多个所述通气管Ⅰ的前端位于所述的第一腔体内,并与所述的第一腔体构成第一扩张腔;所述通气管Ⅰ的后端位于所述的第二腔体内,将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连通;所述的通气管Ⅱ焊接在中隔板上,且所述的通气管Ⅱ为沿中隔板圆周均布的两个;所述通气管Ⅱ的前端位于所述的第二腔体内,并与所述的第二腔体构成第二扩张腔;所述通气管Ⅱ的直径大于所述通气管Ⅰ的直径,通过不同的通气管径获得不同的扩张比,增加声波在扩张腔内的反射来增加消音量;所述的后隔板焊接在壳体内;所述后隔板与中隔板之间的空腔构成排气消音器的第三腔体;所述后隔板与壳体后端的壳体封板Ⅱ之间的空腔构成排气消音器的第四腔体;所述通气管Ⅱ的后端穿过后隔板位于第四腔体内将第二腔体与第四腔体连通,并与第四腔体构成第三扩张腔;所述的通气管Ⅲ为焊接在后隔板上的多个;所述通气管Ⅲ的前端位于所述的第三腔体内,与第三腔体构成第四扩张腔;通气管Ⅲ后端位于第四腔体内并将第三腔体与第四腔体连通;所述通气管Ⅲ的直径小于所述通气管Ⅱ的直径,通过不同的通气管径获得不同的扩张比,增加声波在扩张腔内的反射来增加消音量;所述通气弯管的前端位于第三腔体内,后端位于第四腔体内;所述弯头的一端与通气弯管的后端焊接连接,另一端伸出壳体;所述壳体封板Ⅰ、壳体封板Ⅱ的外端面上均焊接有起吊支撑脚。
所述通气管Ⅰ位于第一腔体内的长度为第一腔体轴向长度的1/4,通气管Ⅰ位于第二腔体内的长度为第二腔体轴向长度的1/2。
所述通气管Ⅱ位于第二腔体内的长度为第二腔体轴向长度的1/4,通气管Ⅱ位于第四腔体内的长度为第四腔体轴向长度的1/2。
所述通气管Ⅲ位于第三腔体内的长度为第三腔体轴向长度的1/2,所述通气管Ⅲ位于第四腔体内的长度为第四腔体轴向长度的1/4。
所述通气弯管位于第三腔体内的长度为第三腔体轴向长度的1/4。
所述的起吊支撑脚为由方形钢板焊接的T型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柴油机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河南柴油机重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353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