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航模通用飞行监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36120.4 | 申请日: | 2015-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230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丁旭;李国庆;谭子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康迪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丁瑞瑞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航模 通用 飞行 监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控通信、自动化控制技术,适用于航模或旋翼无人机飞行操控与监视、智能仓储通风控制、工业自动化控制等领域,具体为一种航模通用飞行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低空领域的开放,多旋翼无人机、小型航模飞行器会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对这类空中平台的重要参数进行实时监视、高可靠对相关设备进行控制,对系统安全要求至关重要。传统的方法是在地面配备一套飞行指控设备,实现对旋翼无人机、航模等飞行器的飞行操控和参数监视。一方面,飞行指控系统复杂,成本高,难以满足民用或航模对低成本的要求;另一方面,飞行指控系统设备量大、使用保障较复杂,难以满足民用或航模对小型化、简便操作的要求。这就要有针对性设计一种通用、可靠性高、成本低、使用简便,可以对航模或旋翼无人机进行飞行操控与监视的专用装置。
传统基于工业计算机的飞行指控设备,其计算机硬件系统作为通用计算处理设备,功能强大,接口丰富,导致其系统复杂、电磁兼容能力弱、环境适应性较差,无法满足民用或航模对设备小型化、简便操作、耐用的要求。
传统基于工业计算机的飞行指控设备,其配套软件运行在商用操作系统上,商用操作系统功能复杂,但存在大量漏洞;另一方面配套的监控软件自身较复杂,存在漏洞,风险高,无法满足作为航空器的航模或旋翼无人机对其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小型化、简便操作、可靠性高、安全性高、成本低,可以对航模或旋翼无人机进行飞行操控与监视的专用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航模通用飞行监控装置,包括控制采集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器件、状态反馈电路、指示灯,差分驱动电路、滤波芯片、防雷电路、稳压电源电路,数码管,时钟电路,其中:
控制采集电路输出信号输入到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器件的I/O口,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器件的控制信号输出连接到状态反馈电路,
状态反馈电路的信号输出连接到指示灯显示;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器件的遥控、遥测串口信号输入、输出连接到差分驱动电路,
差分驱动电路的信号输入、输出连接到滤波芯片,
滤波芯片的信号输入、输出连接到防雷电路;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器件的遥测信号输出连接到数码管显示,
时钟电路连接到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器件上;
稳压电源电路连接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器件并向其提供电源;
稳压电源电路连接控制采集电路并向其提供电源。
进为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的控制采集电路采用TLP281-4和KN1A-102DM器件。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器件采用M2S090T-1FGG676I型的FPGA处理芯片。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的状态反馈电路采用SN74ALVC164245DGG、MC1413BD、JRW-114M器件。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的指示灯采用DGR-4G器件。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的差分驱动电路采用SN74ALVC164245DGG和ADM2490EBRWZ器件。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的滤波芯片采用4701-001和4700-005器件。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的防雷电路采用02134、5KP30CA、5KP6.5CA、ATH16器件。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的稳压电源电路采用MIC37501器件。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的数码管采用2BS341器件。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可取代传统飞行指控设备,具有对航模或旋翼无人机飞行操控与监视的能力;基于Flash型FPGA作为核心处理芯片,完全采用硬件时序控制与显示,无操作系统,具有高可靠、低功耗、实时性高等优点;该监控装置设备尺寸小、电磁兼容性好、成本低。主要适用于航模或旋翼无人机飞行操控与监视、智能仓储通风控制、工业自动化控制等领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康迪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康迪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361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化交流电源系统
- 下一篇:一种固化室集中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