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鱼雷罐车车钩锁铁锁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36425.5 | 申请日: | 2015-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72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周瑞;李大军;丁学清;于小明;张俭福;张文;刘淑洁;夏传刚;曹宏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G5/02 | 分类号: | B61G5/02;B61G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永建 |
地址: | 2501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鱼雷 罐车 车钩 铁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雷罐车车厢挂接装置的相关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鱼雷罐车车钩锁铁处的锁闭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鱼雷罐车车厢的连接采用的是挂钩装置连接,然后插入车钩锁铁,车钩锁铁的位置如图1、图2中所示,由于车钩锁铁采用的是插装的装配方式,所以在载重大或者车速过快的情况下车钩锁铁容易上窜,造成车钩自动分离,酿成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车钩锁铁与车体锁合为一体的锁闭装置,其避免了车钩锁铁自行脱锁现象。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鱼雷罐车车钩锁铁锁闭装置,包括车钩锁铁、基体、锁板及调节杆;在所述车钩锁铁上设置通孔;所述基体的左部呈L型杆,右部呈长方体,其中L型杆的一端与长方体左端面固连且L型杆的凹口朝向长方体左端面,并使另一端朝下,L型杆中端头朝下部分所在柱体构成锁柱;所述锁柱的外径与设于车钩锁铁上的通孔孔径配合一致;在所述基体的长方体部分,于下端面设置垂直向延伸梯形槽且梯形槽为大端在下,于上端面设置垂直向延伸的螺纹通孔;所述调节杆的上端呈六棱柱体,六棱柱体下为螺杆部一,螺杆部一的下方为光杆部,光杆部的下方为螺杆部二,所述螺杆部一与所述螺杆部二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螺杆部一外径大于所述光杆部的外径,所述光杆部外径大于或者等于所述螺杆部二的外径;所述调节杆下端穿过所述基体上的螺纹通孔且所述螺杆部一与基体的螺纹通孔配合;所述锁板的右端呈垂直向延伸的梯形台且梯形台的小端面朝上,所述梯形台与所述基体上的梯形槽配合;在所述锁板的梯形台上端面设置垂直延伸的柱型通孔,所述柱型通孔的孔径大于或等于所述光杆部的外径;在所述锁板的右端设置垂直向的通孔,该通孔与所述锁柱配合;装配后所述调节杆上光杆部与锁板上柱型通孔配合,且在所述螺杆部二上设置螺母并使螺母的上端面与锁板的下端面接触。
进一步,所述锁板右端设置的通孔为锥形通孔且大端在上,锥形通孔的下端口径与所述锁柱的外径一致。
进一步,在所述基体的螺纹通孔两端分别设置沉孔且上部沉孔的孔径大于下部沉孔的孔径。
进一步,所述螺杆部二上设置螺母的上端设置有环形凸缘,且环形凸缘的上端面与锁板的下端面接触。
进一步,在所述基体的L型杆的上端设置有防护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能够将车钩锁铁与车体锁合为一体,避免发生车钩锁铁自行脱锁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鱼雷罐车车钩锁铁部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鱼雷罐车车钩锁铁部分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锁闭装置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锁闭装置中的基体部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锁闭装置中的基体部分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锁闭装置中的锁板部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锁闭装置中的调节杆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涉及锁闭装置中的调节杆部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钩锁铁,2基体,21螺纹通孔,22梯形槽,23锁柱,3锁板,31柱型通孔,32梯形台,33锥形通孔,4调节杆,41螺杆部一,42光杆部,43螺杆部二,5防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便结合附图对其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8所示的一种鱼雷罐车车钩锁铁锁闭装置,包括车钩锁铁1、基体2、锁板3及调节杆4。在所述车钩锁铁1上设置有通孔。基体2刚性连接在鱼雷罐车车钩上,与之形成一体。
如图3、图4、图5所示,所述基体2的左部呈L型杆,右部呈长方体,其中L型杆的一端与长方体左端面固连且L型杆的凹口朝向长方体左端面,并使另一端朝下,L型杆中端头朝下部分所在柱体构成锁柱23。在所述基体2的长方体部分,于下端面设置垂直向延伸梯形槽22且梯形槽22为大端在下,于上端面设置垂直向延伸的螺纹通孔21。为便于装配、加工,在所述螺纹通孔21两端分别设置沉孔且上部沉孔的孔径大于下部沉孔的孔径。
使所述锁柱23的外径与设于车钩锁铁1上的通孔孔径配合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364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钩缓装置及铁路车辆
- 下一篇:基于交通拥堵时的机动车自动巡航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