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火箭实验教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36565.2 | 申请日: | 2015-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962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高闯;左超;陈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馆 |
主分类号: | G09B23/00 | 分类号: | G09B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1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箭 实验 教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火箭实验教具,具体涉及一种科技馆展览互动火箭实验教具,火箭科学原理教具。
背景技术
火箭发动机是以一条著名的牛顿定律作为基本驱动原理的,该定律认为“每个作用力都有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火箭发动机向一个方向抛射物质,结果会获得另一个方向的反作用力。
粉尘爆炸,指粉尘在爆炸极限范围内,遇到热源(明火或温度),火焰瞬间传播于整个混合粉尘空间,化学反应速度极快,同时释放大量的热,形成很高的温度和很大的压力,系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功以及光和热的辐射,具有很强的破坏力。
粉尘爆炸条件一般有三个:
(1)可燃性粉尘以适当的浓度在空气中悬浮,形成人们常说的粉尘云;
(2)有充足的空气和氧化剂;
(3)有火源或者强烈振动与摩擦。
现在国内各科技馆目前存在的都是气火箭或是水火箭。现有的气火箭和水火箭,缺点主要有:实验的现象大家习以为常,吸引力日渐下降;实验现象本身不够震撼,观众缺乏身临其境的直观体验。实验作为教具来说,互动性不足,观众参与感有待提升;针对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开发一个具有稳定发射效果的带“火”的火箭。展示了火箭发射的原理——牛顿第三定律。通过火箭实验的演示,让观众可以直观的感受火箭发射的震撼以及其中的粉尘爆燃产生的巨大能量,并能够学到火箭原理。本实验可以请观众亲身体验,寓教于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火箭实验教具,其发射动力来源于粉尘爆炸。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火箭实验教具,
包括发射台和箭体,所述箭体设置于所述发射台上,所述箭体由塑料袋和支撑所述塑料袋的支架构成,所述支架底部立于所述发射台上,所述箭体的动力来源于所述塑料袋内的粉尘爆炸。
优选的,所述发射台由底板和位于底板下方的支撑座构成,所述支架立于所述底板上。
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点火装置和粉尘输出装置,所述塑料袋完全罩住所述支架并将点火装置和粉尘输出装置罩在所述塑料袋与所述底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设有通孔,所述粉尘输出装置包括漏斗和橡胶软管,所述漏斗尾部插入所述通孔内,所述通孔尾部连接所述橡胶软管,所述橡胶管软管尾端连接吹嘴,在所述漏斗内装有粉尘。
优选的,所述点火装置为蜡烛。所述粉尘为小颗粒度的玉米淀粉颗粒,所述淀粉颗粒填满所述漏斗中。
优选的,所述点火装置为蜡烛。所述粉尘为小颗粒度的玉米淀粉颗粒,所述淀粉颗粒填满所述漏斗中。
优选的,所述支架由四根铜棍构成,所述四根铜棍的一端捆扎在一起构成所述支架的一端,支撑所述塑料袋,所述四根铜棍的另一端彼此分散开构成所述支架的另一端,立于所述底板上。
优选的,所述四根铜棍是通过长橡胶软管捆扎的。
优选的,所述底板为正方形复合板,分别安装于底板的四角下方的四个支撑木板构成所述支撑座,所述通孔位于所述正方形复合板中心位置。
优选的,所述底板上钻有四个安装孔,所述四个安装孔相对所述通孔成中心对称,所述所述四根铜棍的另一端分别插入所述四个安装孔中。
优选的,所述塑料袋的尾部被折叠成三角状并用透明胶条粘好,支撑于所述支架的一端,所述塑料袋的敞口端位于所述支架的另一端并与所述底板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上述方案,通过实验现象本身的震撼感,使观众身临其境,更激发了观众观察现象、探究原理的热情;此教具对火箭原理演示更直观、更直接、更易于理解,同时也增强了参与互动和趣味性,从而更吸引人,符合科技馆展示教育特点;此教具易于携带,可拆卸组装,方便工作人员的处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发射台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支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板;
2、箭体;,
3、塑料袋;,
4、铜棍;
5、漏斗;
6、蜡烛;
7、支撑木板;
8、橡胶软管;
9、安装孔;
10、支架;
1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馆,未经中国科学技术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365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装置
- 下一篇:大学英语阅读电子分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