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填充钢制防火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37414.9 | 申请日: | 2015-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525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周学中;李忠赞 | 申请(专利权)人: | 邯郸市金穗门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5/16 | 分类号: | E06B5/16;E06B3/7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6001 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县***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填充 钢制 防火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火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内填充钢制防火门。
背景技术
钢制门是目前最常见的一种门,钢制的材料虽然自身不易燃绕,但是在长时间的大火燃烧下很容易出现被烧通的情况,目前钢制门防火一般都采用在钢制门表面涂布防火油漆,但是防火的等级都不是很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填充钢制防火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填充钢制防火门,包括钢制门体、防火油漆、第一层硅橡胶涂覆玻璃纤维布、阻燃板、第二层硅橡胶涂覆玻璃纤维布和防火泥,所述第二层硅橡胶涂覆玻璃纤维布包裹着以有机合成树脂为粘接剂,添加防火剂和填料经辗压而成的长方体结构的防火泥,所述第二层硅橡胶涂覆玻璃纤维布上堆砌以天然火成岩为主要原料,经高温熔融,用离心法制成的棉以热固型树脂为粘结剂生产的阻燃板,阻燃板通过包裹第一层硅橡胶涂覆玻璃纤维布进行固定,所述钢制门体经过压制包裹在第一层硅橡胶涂覆玻璃纤维布外部,所述钢制门体的外部涂布以组份为硅溶胶10-15份、膨胀珍珠岩20-30份和硅酸铝纤维25-30份混合而成的防火油漆。
优选的,所述阻燃板的厚度为4-6cm。
优选的,所述钢制门体的内侧板面上设有密集的凸起固定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内填充钢制防火门,采用在钢制门体外侧面涂布防火油漆和内部填充第一层硅橡胶涂覆玻璃纤维布、阻燃板、第二层硅橡胶涂覆玻璃纤维布和防火泥对火源进行阻隔,整体结构简单,制作工艺简单,防火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纵剖图;
图2为图1中钢制门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钢制门体、2-防火油漆、3-第一层硅橡胶涂覆玻璃纤维布、4-阻燃板、5-第二层硅橡胶涂覆玻璃纤维布、6-防火泥、11-凸起固定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内填充钢制防火门,包括钢制门体1、防火油漆2、第一层硅橡胶涂覆玻璃纤维布3、阻燃板4、第二层硅橡胶涂覆玻璃纤维布5和防火泥6,第二层硅橡胶涂覆玻璃纤维布5包裹着以有机合成树脂为粘接剂,添加防火剂和填料经辗压而成的长方体结构的防火泥6,第二层硅橡胶涂覆玻璃纤维布5上堆砌以天然火成岩为主要原料,经高温熔融,用离心法制成的棉以热固型树脂为粘结剂生产的阻燃板4,阻燃板4的厚度为4-6cm,阻燃板4通过包裹第一层硅橡胶涂覆玻璃纤维布3进行固定,钢制门体1经过压制包裹在第一层硅橡胶涂覆玻璃纤维布3外部,钢制门体1的内侧板面上设有密集的凸起固定结构11,凸起固定结构11与第一层硅橡胶涂覆玻璃纤维布3接触,防止了第一层硅橡胶涂覆玻璃纤维布3在钢制门体1内固定不稳的问题,钢制门体1的外部涂布以组份为硅溶胶10-15份、膨胀珍珠岩20-30份和硅酸铝纤维25-30份混合而成的防火油漆2。
工作原理:该内填充钢制防火门的外部涂布的防火油漆2在最外层对门体进行了保护,对于短时间的小火烧蚀效果比较明显,钢制门体1内部填充的第一层硅橡胶涂覆玻璃纤维布3、阻燃板4、第二层硅橡胶涂覆玻璃纤维布5和防火泥6都有很好的防火效果,最内层的防火泥6可以对长时间烧蚀的大火进行阻隔。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邯郸市金穗门业有限公司,未经邯郸市金穗门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374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