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罐笼罐内阻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38747.3 | 申请日: | 2015-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497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陈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和 |
主分类号: | B66B17/24 | 分类号: | B66B17/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王淑玲 |
地址: | 234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罐笼 内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井生产安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罐笼罐内阻车装置。
背景技术
在煤矿生产中,副井内的罐笼主要担负人员与物料的提升任务,为了防止在罐笼提升过程中矿车纵向蹿动,罐笼内都要设置阻车器。目前,大部分矿井副井采用人工拉钩作为罐内阻车器,这种阻车器采用人工开闭、操作费力、安全性低,极易发生矿车掉道,造成伤人事故;部分矿井采用液压推动控制罐内阻车器,这种阻车器液压油缸推力大,容易造成压轮脱落,进而导致井筒坠物事故的发生,而且在推车机推车过程中,油缸收缩慢,容易造成矿车穿车,对操作工要求较高,这种阻车器也常常因为油缸泄压造成罐内阻车器压轮与推板碰撞,损坏设备,容易造成井筒坠物;还有一些矿井采用气缸推动罐内阻车器,但是在夏季,气缸里容易形成水滴,影响气缸伸缩,容易导致罐内矿车穿车,存在着安全性能低、操作费力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罐笼罐内阻车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双罐笼罐内阻车装置,是由底座、电力液压推动器、活塞杆、活塞缸和固定板构成,所述的电力液压推动器和固定板固定于底座上,电力液压推动器的液压杆的端头与H板相连,固定板上固定有两个活塞缸,活塞杆插入活塞缸内,两个活塞杆的端头均固定于H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H板上设有磁铁块,所述的固定板上设有电磁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活塞缸得顶部还设有加油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底座上设有两个固定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H板上、面对活塞杆的一侧设有钢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双罐笼罐内阻车装置,其动作快速灵活、安全性高、事故率低、维修量小,且充分利用了电力液压推动器的复位弹簧功能,使其与现场使用相结合,达到了操作简单、矿车不易穿车的目的;其H板设计,使一台电力液压推动器可以作用在2个罐笼上;其双活塞缸设计,可以有效防止H板左右摆动;活塞杆在活塞缸内往复运动,使电力液压推动器运动更加平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H板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H板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阻爪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阻爪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北罐笼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南罐笼的俯视图。
图中:1、底座;2、电力液压推动器;3、H板;4、活塞杆;5、活塞缸;6、固定板;7、电磁传感器;8、磁铁块;9、压轮;10、重锤;11、阻爪;12、阻车器;13、阻车器轴;14、辅助罐道梁;15、北罐笼;16、南罐笼;17、加油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双罐笼罐内阻车装置,是由底座1、电力液压推动器2、活塞杆4、活塞缸5和固定板6构成,所述的底座1固定在罐道梁上,起到固定电动液力推动器2作用;所述的电力液压推动器2和两个固定板6固定于底座1上,电力液压推动器2为罐内阻车器动作提供动力;电力液压推动器2的液压杆的端头与H板3相连,所述的H板3上、面对活塞杆4的一侧设有钢板,用来调整两个罐笼水平轴向偏差;固定板6上固定有两个活塞缸5,活塞缸5得顶部设有加油孔17,活塞杆4插入活塞缸5内,其中活塞杆4在电力液压推动器2运动过程中起到导轨作用,活塞缸5起到导轨跑道的作用,并能固定电动液力推动器2的一端,同时能够防止H板3左右摆动;两个活塞杆4的端头均固定于H板3上,所述的H板3上设有磁铁块8,所述的固定板6上设有电磁传感器7,电磁传感器7可以连接至外部操作台的显示器上,用于检测感应电力液压推动器2是否动作到位,进而反映出电动液力推动器2和阻爪11动作是否到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和,未经陈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387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