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尘器的电机部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38869.2 | 申请日: | 2015-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811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余成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新朴诚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9/28 | 分类号: | A47L9/28 |
代理公司: | 广州圣理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02 | 代理人: | 顿海舟;陈业胜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尘器 电机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是一种吸尘器的电机部组件。
背景技术
现如今大多数的吸尘器中所使用的电机一般是串激电机,其以每分钟20000-30000转的高转速旋转时,电机进风口处会产生负压形成真空,进而产生吸力。此时所产生的风量十分大,若装载电机的电机风壳没有很好的排风风道,风从排风口排出的时候会产生巨大的风噪。
现有的电机风壳仅仅是通过电机內罩加电机外罩的双电机罩隔音,并在电机内外罩之间的风道中增加吸音材料消减噪音,以达到更好的降噪效果。然而现有的这种降噪结构中,由于电机內罩为单壁厚结构,而且出风风道过短,气流杂乱无章地排出电机风壳,因此现有的电机风壳无法起到进一步达到隔音或消音效果,无法削减噪音能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有效消除吸尘器电机所产生的风噪的电机部组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吸尘器的电机部组件,包括电机、外罩和内罩,所述内罩安装在外罩内,所述外罩的内端开口,所述外罩的外端设有第一外罩进风口,所述外罩的上侧设有外罩出风口,所述内罩设有电机容纳腔,所述电机设于电机容纳腔内;所述内罩靠近第一外罩进风口的一端开口,所述内罩远离第一外罩进风口的一端设有內罩出风口,所述电机的进风口与第一外罩进风口连通;所述内罩的外侧设有弧形通道,所述弧形通道上设有挡风板;所述外罩的内壁、弧形通道与挡风板之间的空间形成出风风道,所述出风风道与外罩出风口相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电机风壳不仅具有外罩和內罩的双重隔音,并且通过挡风板对出风风道的阻隔,使出风风道形成定向的环绕式风道,合理地增长了风道的长度,使得气流可以有序地环绕风道流动后,再从第一外罩出风口排出电机部,进而减少了气流在排出第一外罩出风口的时候所产生的气流噪音。
进一步,电机容纳腔的内壁与电机的侧壁之间的空间形成第一冷却风道,所述第一冷却风道与所述內罩出风口相通,电机出风风道与电机的冷却风道分隔开,有效地防止电机 的散热气流被倒吸进电机内,进而提高电机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还包括进风通道外罩,所述进风通道外罩封盖所述第一外罩进风口,进风通道外罩与外罩侧壁形成第一进风风道,所述外罩上端与外罩出风口相邻处设有第二外罩进风口和第二进风风道,所述第二外罩进风口通过第二进风风道与第一进风风道、第一外罩进风口相通,使进风风道的布置更加的合理。
进一步,所述内罩远离第一外罩进风口的一端设有中孔,所述电机的尾部套设于所述中孔内。更好、更加方便地装配电机。
进一步,还包括冷却通道外罩,所述冷却通道外罩上设有冷却风道出风口,冷却通道外罩与所述电机容纳腔的端面外壁形成第二冷却风道,所述冷却风道出风口通过第二冷却风道与第一冷却风道、內罩出风口相连通,使冷却风道排气更加顺畅和冷却风道的布置更加合理。
进一步,由于电机工作时高速旋转,电机本体会产生机械震动,为了减少因机械震动而产生的噪音,电机的进风口与第一外罩进风口之间设有第一密封结构,所述电机容纳腔的开口端与电机之间设有第二密封结构,所述电机的尾部与内罩的中孔之间设有第三密封结构,此外,密封结构也可以进一步增强风道的气密性。
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结构为第一减震胶套,所述第二密封结构为第二减震胶套,所述第三密封结构为第三减震胶套。
优选的,由于电机的吸力较大,在外罩进风口处的风噪也十分明显,因此为了降低风噪,在第一外罩进风口的外侧设有导流翅片,导流翅片延伸覆盖第一外罩进风口,通过导流翅片对吸入气流的切割,使气流更加顺畅地进入电机,进而有效降低风噪。
优选的,避免因为气流高速地直接由排气口排出,而产生噪音,在外罩出风口下侧设有弧形导流板,所述弧形导流板的一端与外罩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弧形导流板的另一端与外罩内壁之间形成排气口,气流先被弧形导流板阻挡降速,然后再由排气口排出。
优选的,避免因为气流高速地直接由排气口排出,而产生噪音,在冷却风道出风口下侧设有弧形导流板,弧形导流板的一端与外罩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弧形导流板的另一端与外罩内壁之间形成排气口,气流先被弧形导流板阻挡降速,然后再由排气口排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2是图1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风壳内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新朴诚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新朴诚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388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表面清洁装置
- 下一篇:一种理发店用头发清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