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肚倍迁飞蚜收集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20140856.9 申请日: 2015-03-13
公开(公告)号: CN204560705U 公开(公告)日: 2015-08-19
发明(设计)人: 陈京元;查玉平;乐建根;洪承昊;王义勋;蔡三山 申请(专利权)人: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主分类号: A01M1/04 分类号: A01M1/04
代理公司: 武汉帅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0 代理人: 朱必武;周瑾
地址: 430075 湖北省武汉***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肚倍迁飞蚜 收集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昆虫人工培育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收集肚倍迁飞蚜虫的移动式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肚倍是由瘿绵蚜科五节根蚜亚科的倍蚜虫,寄生在漆树科青麸杨、红麸杨等树叶上,剌激叶组织细胞增生膨大而形成虫瘿的总称,肚倍富含可溶性生物单宁,可提炼出单宁酸(丹宁酸、鞣酸)及没食子酸,在医药、纺织印染、国防、轻工、食品、农业等行业用途广泛。倍蚜作为肚倍形成的关键性因素,直接关系到肚倍产量和质量。倍蚜在一个生活周期中要经过春迁蚜、性蚜、干母、干雌、夏迁蚜、越冬若蚜6个虫型。春季,迁飞蚜由冬寄主苔藓向夏寄主树转移;夏季,迁飞蚜由夏寄主树向冬寄主苔藓转移。倍蚜在这两次迁飞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肚倍产量和质量,因此,迁飞蚜的收集与转移是肚倍人工培育技术中的关键点之一。

目前,肚倍生产中一部分采用自然迁飞,一部分采用藓圃养蚜、收集迁飞蚜和挂放性蚜的人工培育技术。迁飞蚜的迁飞需要光、温、风相互配合,一般在温度为15℃~22.5℃、光照强度为440~460勒克司、风速为0.5~1m/s的条件下,是肚倍迁飞蚜羽化迁飞的最佳时机,且每天的迁飞高峰期集中在11~14时。肚倍迁飞蚜本身自主迁飞能力不强,只能在无风或微风的条件下作短距离低飞,迁飞过程受温度和湿度影响很大,但由于在春季常遇到阴雨天气,迁飞蚜迁飞时间往往会相应推迟,在夏季常也经常遇到暴雨,这些因素都不利于迁飞蚜迁飞,或迁飞后也不利于存活,大大限制了肚倍迁飞蚜的收集,同时还会造成肚倍产量的不稳定,制约了人工培育技术的推广应用。我国目前肚倍产量有限,甚至在遭遇恶劣天气的情况下颗粒无收,这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肚倍迁飞蚜的人工收集方法至今不成熟或未能解决,申请号为201110411512.3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双层塑料薄膜保温棚收集五倍子春迁蚜的方法,该方法利用竹木材料、塑料薄膜等在野外场地搭建塑料薄膜保温棚实现在天气恶劣的情况下帮助五倍子春迁蚜成功迁飞,但该装置和方法主要适用于野外迁飞蚜大规模化收集,且对场地的要求高,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尚未开发出一种在野外和室内均能使用、且适合所有规模化收集肚倍迁飞蚜的人工收集装置。

综上所述,亟待开发出一种结构简单实用的可移动式肚倍迁飞蚜收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收集肚倍迁飞(春、夏迁)蚜的移动式收集装置,该收集装置防风遮光、便于移动,可以避免阴雨天气等不利因素对蚜虫迁飞的影响,有利于肚倍迁飞蚜虫的收集。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肚倍迁飞蚜收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内部平行设置有多层载物层,所述支架顶层铰链连接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最前端安装有灯管,所述支架的底层左右两端固定设置有“L”形支架,所述支架的前面设置有透明塑料罩,透明塑料罩置于所述支架与第二支架的灯管之间,所述支架其余各面设置遮光黑布罩,所述支架的底部设置有滑轮,所述的载物层上放置有培育盘,集虫器置于所述“L”形支架的凹槽内,所述透明塑料罩上端与第二支架连接,下端与集虫器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支架长131cm,宽47.8cm,高151cm,支架内分布有5层载物层,各载物层的层间距为26.5cm。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第二支架的长度为30cm。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L”形支架与支架为焊接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L”形支架的长度为10cm,高度为6cm,由不锈钢方管制成。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位于支架后面的遮光黑布罩上设有双向拉链。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支架底部设置有4个滑轮,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架的4个角。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滑轮为万向轮。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培育盘用不锈钢方管制作,长45cm,宽30cm,培育盘盘底设置有尼龙纱网,所述培育盘盘底设置的尼龙纱网网眼尺寸为40-80目。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集虫器为塑料材质的两端开口的U型或扇形凹槽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塑料薄膜以悬挂或粘连的方式与所述支架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408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