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汛编织袋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41485.6 | 申请日: | 2015-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279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潘建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建刚 |
主分类号: | B65D30/02 | 分类号: | B65D3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汛 编织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汛抢险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防汛编织袋。
背景技术
自古以来,洪涝灾害就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我国的防洪形势十分严峻,例如1954年长江,1963年海河,1975年淮河,1991年江、淮,1994年珠江,1998年长江及松花江等相继发生大洪水,经济损失均数以千亿计。因此,增强水患意识,更有效地防治洪水灾害,己成为日益迫切的任务。防汛编织袋在防汛抗洪上有很重要的作用,现如今使用的传统的防汛编织袋都是一些聚乙烯制成的编织袋,有着防汛效果不好、质量差、耗费高、存储体积大,使用时间短的缺点。所以,改良防汛编织袋在抗洪抢险工作中十分重要,提高防汛编织袋的使用效率是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的是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防汛编织袋,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防汛编织袋在抗洪抢险中使用效果,提高其质量,减少其耗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防汛编织袋,包括正表面和背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袋由每根长度为300mm的土工合成材料的扎带编织而成,其中,整体外形为长950mm,宽550mm的长方形结构,所述编织袋正表面的顶边设计有弧形开口的袋口,其余三条边与背表面相对应的三条边编织连接成合口袋边。
具体地,所述合口袋边的厚度均为5mm。
具体地,所述弧形开口的袋口的外边厚度为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土工合成材料制成的防汛编织袋,具有质量好,耐用,耗费低的特点,能够取代传统的草制的防汛编织袋。
同时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防汛编织袋整体结构图
图中:1-编织袋整体;2-袋口;3-合口袋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同时,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方案:本编织袋整体(1)为长方形结构,编织袋的整体由一根一根的扎带编织而成,这样的编织方法使防汛编织袋十分耐用。在编织袋的上方有一个弧形的袋口(2),编织袋的合口袋边(3)的厚度均为5mm,本例中长方形整体的长度为950mm,宽度为550mm。每根扎带的长度为300mm,均为土工合成材料制成,具有耐用、防水、耗费低的特点。防汛袋在防汛抢险中单项使用以筑子堤挡水防浪居多,草袋筑堤,在风浪侵袭和水流作用下,易发生水土流失而溃子堤。塑料编织袋筑堤,由于袋面光滑,摩阻力小,整体稳定性相对较小,易出现滑移失稳。无纺土工布防汛袋筑,既有较好的保土性能,又有较强的抗滑稳定性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建刚,未经潘建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414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密封瓶塞
- 下一篇:可重复使用的耐热包装膜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