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诱捕大鼠的医护人员保护器材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41557.7 | 申请日: | 2015-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624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吴荣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张新潮;朱行飞 |
主分类号: | A61D3/00 | 分类号: | A61D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15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诱捕 大鼠 医护人员 保护 器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诱捕动物,尤其是大鼠,并且能够保护医护人员不会被动物咬伤的器材,属于医用器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医务人员或科技人员做动物实验时经常要捕捉动物,如:大鼠,等,两个科研工作者一起做实验时还可以互相帮助,避免被动物咬伤。但是,当只有一个科研工作者做实验时,又要抓动物,又要给动物打针,进行腹腔注射麻醉,如果动物又比较大,就比较困难了,如果强行操作,动物就会受到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医用保护器材,使科研工作者在做大鼠实验时,借助该器材单人既可捕捉大鼠,又可给大鼠打针,可以避免医务人员被大鼠咬伤,同时还可以保护大鼠不受较大伤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诱捕大鼠的医护人员保护器材,其特征在于:为六棱柱体结构,包括:六个避光的侧壁,一个开放的底面,一个封闭的底面;封闭的底面和六个侧壁上均设有透光孔。
进一步地,所述器材由金属、木头或塑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器材使用时,科研工作者一手捕捉大鼠尾巴,一手拿着器材封闭的一端,将大鼠的头部向器材开放的一端靠近,当大鼠看到里面有孔和光亮时,就会往里面钻,当大鼠的头部进入后,科研工作者就可以抓住大鼠的后腿,把该器材和大鼠翻过来,进行腹腔注射麻醉药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器材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便于医务人员或科研工作者独自诱捕大鼠进行大鼠实验,可以避免被大鼠咬伤,还可以保护大鼠不受较大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诱捕大鼠的医护人员保护器材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诱捕大鼠的医护人员保护器材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明显易懂,兹以一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诱捕大鼠的医护人员保护器材立体示意图,所述的诱捕大鼠的医护人员保护器材是具有一定长度和直径的六棱柱体,可以是金属、木头或塑料制成。六棱柱体的侧壁1是避光的,一个底面(本实施例中,右底面2)是开放的,另一个底面(本实施例中,左底面3,如图2)是封闭的,但是在左底面3上开有圆孔5,六个侧壁1上也开有小孔4,可以透光,也可以诱捕动物向里面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器材可以方便医务人员或科研工作者独自进行动物实验,如:大鼠实验。当单人做实验时,对于较大的大鼠,使用时,如果一个人做研究,为了不被大鼠咬伤和减少大鼠的痛苦,科研工作者需先自己抽好药品待用,比如:麻药,等。科研工作者先右手抓住大鼠的尾巴,左手拿住该器材的左边(有孔的一边),让大鼠向右边开放的一边接近,这时,大鼠只要看到里面有光亮,就会往里面爬,科研工作者可以控制大鼠爬行的深度和速度,当大鼠的前半身进去后,要进行腹腔注射的后半身就暴露了,这时双手配合抓住大鼠的后腿,然后器材和大鼠翻180°,大鼠的腹部就露了出来,就可以方便地注射药物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张新潮;朱行飞,未经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张新潮;朱行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415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临床护理控制装置
- 下一篇:捆扎式牛羊无创断尾阉骟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