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取证用硬盘复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41640.4 | 申请日: | 2015-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316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群;陈家辉;陈卫东;向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良相智能化工程有限公司;上海良相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G06F13/38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叶敏华 |
地址: | 20119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取证 硬盘 复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取证用硬盘复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计算机以及网络的应用也全面地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因此,伴随着计算机以及网络类型的案件大幅增多,涉案储存设备容量越来越大,个人移动储存设备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调查人员需要面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取证分析工作。在实际的调查取证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对大量的硬盘进行取证,硬盘的数据量往往很多,但是取证的设备有限,时间紧迫,效率要求高,现场分析人员少等问题对取证分析设备提出了更高要求。
目前市场上一些专用的取证类设备,存在如下不足:一、没有专用的取证接口,在取证分析过程中无法有效的保证据数据不会被修改,不符合计算机犯罪勘察取证的司法规范;二、接口功能不齐全,各种证据存储介质接口都需要案件分析人员根据工作需要另外进行装配,带来了许多工作上的不方便,工作效率低,同时针对现场工作的情况,也要求取证类设备可便于携带、操作,同时稳定性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取证用硬盘复制装置,具有实用性强、稳定性强、便于携带与操作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取证用硬盘复制装置,包括硬盘复制主机、电脑和备份硬盘,所述硬盘复制主机包括数据处理器以及连接数据处理器的电源变压器、写保护按钮、USB接口、IDE接口、SATA接口、网口和串口,所述电脑通过网线或RS232数据线对应连接硬盘复制主机,所述备份硬盘通过USB接口或SATA接口连接硬盘复制主机,所述USB接口为2~4个,所述IDE接口为1个,所述SATA接口为2~4个。
所述USB接口为USB3.0接口。
所述硬盘复制主机还包括铝合金壳体,所述铝合金壳体侧面上设有散热孔,底面上设有防震动的缓冲垫片。
所述铝合金壳体上设有对应USB接口、IDE接口和SATA接口的指示灯。
所述电脑上设有用于身份识别的指纹识别器。
还包括SATA/IDE双向转接卡,所述SATA/IDE双向转接卡连接硬盘复制主机的IDE接口或SATA接口。
所述电脑为笔记本电脑。
所述备份硬盘为容量2T的SATA硬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实用性强,便于操作,提供工作效率:提供多个只读取证接口,包括USB接口、IDE接口、SATA接口,适合对有不同接口的待取证硬盘、U盘同时进行读取,并由写保护功能,电脑向硬盘复制主机通过网络LAN口发送相应命令,取证出的数据存储于备份硬盘中,通过SATA/IDE双向转接卡可以根据需要增加硬盘复制主机的IDE接口或SATA接口。
2)稳定性好:硬盘复制主机的铝合金壳体保证内部器件不易损坏,同时设有散热孔加强散热,缓冲垫片保证内部器件在平稳的环境中进行工作。
3)安全性能高:电脑设有指纹识别器,用于对操作人员进行识别,适用于公安及检察机关对硬盘进行快速取证分析,保证硬盘内部的信息不外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硬盘复制主机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硬盘复制主机的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硬盘复制主机的后视图。
图中:1、硬盘复制主机,2、电脑,3、备份硬盘,4、壳体,5、散热孔,6、缓冲垫片,11,数据处理器,12、电源变压器,13、写保护按钮,14、USB接口,15、IDE接口,16、SATA接口,17、网口,18、串口,19、电源接口,20、电源船型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良相智能化工程有限公司;上海良相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良相智能化工程有限公司;上海良相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416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