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舰船用防火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42222.7 | 申请日: | 2015-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323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吴新钿;吴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太平洋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4 | 分类号: | H01B7/04;H01B7/282;H01B7/29;H01B7/17;H01B7/1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方专利事务所 31127 | 代理人: | 吴玮;钱品兴 |
地址: | 20160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舰船 防火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舰船用防火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舰船的建造技术含量不断提高。舰船上的电力供给的重要性,好比人身上的神经系统,若断电,舰船上的一切功能全部瘫痪,就会失去了指挥和信息的传递,所以船用防火电缆的研发,是企业的重中之重。
现有船用电缆产品存在以下的不足:
1、橡胶电缆必须要经过硫化,硫化时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及锅炉煤烟气排放对环境的污染,国家已经明令禁止使用;
2、橡胶电缆、电缆质量重、质地硬、电缆弯曲半径大,挤包容易偏芯。
3、电缆只有阻燃、没有防火的性能,不适合舰船上使用,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4、生产工艺复杂,质量难以控制。
5、电缆外径大,安装运输不便。
6、生产的电缆长度短,不能满足使用需要。
7.用丁晴胶或氯丁胶材料做绝缘和护套,最多只能达到阻燃等级,根本不 能起到防火作用,一旦发生火灾,这些材料燃烧时会释放大量的黑浓烟和有毒气体,使救援人员根本没法靠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的船用电缆具有环境污染、电缆长度、质地、弯曲半径、重量、生产工艺复杂等不足,提供一种符合海洋环境、结构新颖、安全可靠、环保且有效防火防水的舰船用防火电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舰船用防火电缆,包括导体和固定装置,所述的导体采用若干根铜丝绞合而成,导体外侧包裹防火绝缘层,防火绝缘层外侧包裹防水绝缘层,包裹防火绝缘层、防水绝缘层的导体之间填充防火材料,再由内之外依次包裹防火隔温层、总屏蔽层、阻火层、隔离层、金属抗压抗拉层及环保护套层,所述的防火隔温层采用陶瓷纤维纸背面粘合玻璃纤维布后再粘合铝箔构成,所述的固定装置包括绝缘体、导管、固定套,两导管之间通过固定套连接固定,导管侧设有绝缘体及绝缘外壳。
所述的陶瓷纤维纸由陶瓷纤维毯或陶瓷纤维布或陶瓷纤维带代替。
所述的防火绝缘层为云母带三层或三层以上绕包在导体外。
所述的防水绝缘层是在防火绝缘层外绕包二层以上的硅胶瓷化带,起到防水防火绝缘作用。
所述的防火填充材料是高阻燃玻璃纤维丝或陶瓷纤维绳。
所述的总屏蔽层采用细铜丝编织、铜带或铝箔绕包构成,安装于抗干扰的场所。
所述的阻火层为陶瓷纤维编织带或瓷化带,阻止外面火焰向内燃烧。
所述的环保护套层选用环保型低烟无卤或硅胶材料。
所述的绝缘外壳由矿物纤维制成。
本实用新型专利同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电缆结构采用多层结构包裹导体构成,结构合理,能达到防火、防水的效果,耐火温度可达到1000度,耐火时间达到180分钟,安全可靠,能达到船舰电缆中的使用需求;其中的防火隔温层是在陶瓷纤维纸背面粘合玻璃纤维布后再粘合铝箔构成,耐火温度高,隔温效果好,且材料质量轻,质地柔软,减少了电缆整体的重量和电缆的外径,电缆半径弯曲度大使得电缆容易安装敷设及弯曲,运输方便;各层采用的材料都为环保型材料,清洁环保无毒、符合国家环保政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电缆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隔温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体 2.防火绝缘层 3.防水绝缘层 4.填充层 5.防火隔温层 6.总屏蔽层 7.阻火层 8.隔离层 9.金属抗压抗拉层 10.环保护套层 11.陶瓷纤维纸 12.玻璃纤维布 13.铝箔 14.胶层15.绝缘体 16.导管 17.固定套 18.绝缘外壳;
指定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摘要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这种电缆的结构和原理对本专业的人来说是非常清楚的。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太平洋电线电缆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太平洋电线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422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