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快速梳发扎发一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42951.2 | 申请日: | 2015-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833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许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玉溪第三中学;许颖 |
主分类号: | A45D8/12 | 分类号: | A45D8/12;A45D24/00;A45D8/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31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梳发扎发 一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头发固发装置,具体涉及梳发和扎发结合的一体装置。
背景技术
长发翩翩是女性朋友美丽形象的具体体现,也是其较为赏心悦目的外在特征。但是,要维持美观的长发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对于留长发的女性朋友而言,长发是一件既快乐又烦心的事情。特别是每天必备的两件事:梳发和扎发,每次都需要使用梳子反复梳理顺畅,之后再用发带扎起,十分麻烦。
目前市场上在售的绑头发用的发带或者发圈,都是通过在一根弹性牛皮筋和外部装饰物7构成的。使用者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花样不同结构的发带或者发圈。这些发带或者发圈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因牛皮筋失去弹性,而无法继续使用,即便还可以继续使用,也会变得松弛,需要多扎几圈,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并且用橡皮筋扎头发还容易伤着头发。
CN202999699U公开了一种发带,其结构包括发带本体,所述发带本体一端设有多个等距离排列的圆孔,另一端设有多个等距离排列的圆柱形凸起,两个圆孔中心之间的距离与两个圆柱型凸起的轴线之间的距离相等,圆环与圆柱形凸起之间组成紧配合件,所述圆孔端设有装饰物,所述装饰物与所述圆柱形凸起位于同一面。
现有技术中尚未出现将梳发和扎发整合的一体式装置,因此,提供一种将梳发和扎发工作一次完成的相应装置或用品,为留长发的女性朋友进行长发梳理时提供了便利,同时对于保护头发不收损伤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让长发成为只留美丽和快乐的事情。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的梳发和扎发用具使用不方便,特别是需要先梳好头发再进行扎发较为麻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将梳发和扎发两个过程合为一步、方便省时的快速梳发扎发一体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快速梳发扎发一体装置,包括弹性本体1和安装在弹性本体1两端、且可分段拆装的卡合段2,所述弹性本体1和卡合段2的下侧均设置有可梳发的梳齿3,所述安装至弹性本体1两端的左右卡合段2设置有连接机构。
所述卡合段2上连接机构的结构如下:一端卡合段2设有多个等距离排列的圆孔4,另一端卡合段2设有多个等距离排列的圆柱形凸起5,两个圆孔4中心之间的距离与另一端卡合段2上设置的两个圆柱型凸起5的轴线之间的距离相等,圆孔4与圆柱形凸起5之间组成连接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卡合段2上的连接机构为分别相对设置在两端卡合段2上的磁极相反、可吸合在一起的磁铁6。
为提高美观度,在所述弹性本体1上设置梳齿3的相对面上设有装饰物7。
所述弹性本体1上设置梳齿3的相对面上预设磁性部件8,可将装饰物7吸附在上面,且装饰物7可随意更换。
该装置在使用时,首先根据头发的多少选择合适数量的卡合段2安装至弹性本体1上,然后将其分开,两只手分别拿住两端的卡合段2,使其位于头的侧后方,将头发围拢在该装置范围内,同时保证弹性本体1吸附有装饰物7的一侧朝上,之后两手同时动作,带动该装置从发根一直向下梳理,至头发较顺畅时,选择合适的绑扎位置,将所述卡合段2上的连接机构扣起来,稍作调整即可完成梳发扎发的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装置将梳发和扎发整合在一起,梳发和扎发工作可一次完成,为留长发的女性朋友进行长发梳理时提供了便利,同时对于保护头发不收损伤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该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既能够方便使用者根据需要任意绑扎头发,又能够满足爱美女性在其上增加装饰物7,实现个性化美化装饰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快速梳发扎发一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所述快速梳发扎发一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3所述快速梳发扎发一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快速梳发扎发一体装置完成工作后的示意图。
图中,弹性本体1、卡合段2、梳齿3、圆孔4、凸起5、磁铁6、装饰物7、磁性部件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说明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玉溪第三中学;许颖,未经云南省玉溪第三中学;许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429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