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榨油机加速送渣螺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43160.1 | 申请日: | 2015-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59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光津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光津 |
主分类号: | B30B15/00 | 分类号: | B30B15/00;B30B9/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胡毅 |
地址: | 402260 重庆市江***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榨油机 加速 螺杆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榨油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家用的榨油机加速送渣螺杆结构。
背景技术
榨油机是一种用来对花生、芝麻等油料作物胚料进行压榨出油的机器,压榨出的油纯香且品质好,是一种绿色健康的食用油,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
现有榨油机的结构均为螺杆出渣端与榨膛截面是封闭的圆环形或为在榨膛上做花瓣形截面。此结构如果间隙过大,会影响压榨出油率;如果间隙过小,会致使压力过大,油渣流动速度减慢,进料和出渣比例失去平衡,从而影响正常压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巧妙、合理,排渣效果好,能提高出油率的榨油机加速送渣螺杆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榨油机加速送渣螺杆结构,其包括榨膛和设置在该榨膛上的螺杆,所述榨膛上设有与所述螺杆相适配的压榨通道,该压榨通道包括依次连接入料口、入料段、送料段、压榨段和出料口,所述螺杆依次穿过入料段、送料段、压榨段和出料口,且该螺杆经过入料段、送料段和压榨段的部分的螺距呈逐渐缩小,而位于出料口的部分的螺距变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螺杆位于出料口的部分为多头螺纹,其的螺距为位于压榨段的部分的螺距的1.5~60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入料段、送料段、压榨段和出料口在同一轴线上,所述入料口的中心轴与该轴线相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巧妙将螺杆位于出料口的部分的螺距增大,螺纹头数增加,能有效加快油渣流动速度和出渣的体积,解决了家用榨油机在榨油过程中的出料口出渣慢和容易堵料问题,同时加快油渣流动速度后可以使油料作物在小间隙压榨的情况下顺利压榨,进而提高榨油机的压榨出油率;而且整体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成本低,利于广泛推广应用。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局部A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榨油机加速送渣螺杆结构,其包括榨膛1和设置在该榨膛1上的螺杆2,所述榨膛1上设有与所述螺杆2相适配的压榨通道,该压榨通道包括依次连接入料口11、入料段12、送料段13、压榨段14和出料口15,所述螺杆2依次穿过入料段12、送料段13、压榨段14和出料口15,且该螺杆2经过入料段12、送料段13和压榨段14的部分的螺距呈逐渐缩小,而位于出料口15的部分的螺距变大。具体的,螺杆2位于入料段12的部分的螺距大于位于送料段13的部分的螺距,位于送料段13的部分的螺距大于位于压榨段14的部分的螺距,而位于出料口15的部分的螺距是最大的,即大于位于入料段12的部分的螺距。较佳的,所述入料段12、送料段13、压榨段14和出料口15在同一轴线上,所述入料口11的中心轴与该轴线相垂直。整体结构紧凑。
优选的,所述螺杆2位于出料口15的部分的螺距L2为位于压榨段的部分的螺距L1的1.5~60倍。较佳的,本实施例中,螺距L1为5.45mm,而螺距L2为55mm。且所述螺杆2位于出料口15的部分为多头螺纹,能进一步加快油渣流动速度和出渣的体积。其它实施例中,螺距L1和螺距L2可以相应作出调整。
工作时,通过接入料口11将胚料加入榨膛1,螺杆2转动,并将胚料带入入料段12,然后依次经过送料段13和压榨段14,随着螺杆2的螺距逐渐缩小,实现压榨出油。而当油渣到达出料口15位置时,由于螺杆2的螺距突然变大,能大大加快油渣流动速度,较好地解决了家用榨油机在榨油过程中的出料口15出渣慢和容易堵料问题,同时加快油渣流动速度后可以使油料作物在小间隙压榨的情况下顺利压榨,进而提高榨油机的压榨出油率,工作效率高。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如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所述,采用与其相同或相似的结构而得到的其它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光津,未经陈光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431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