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笔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43430.9 | 申请日: | 2015-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474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树杨 |
主分类号: | B43K3/00 | 分类号: | B43K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61000 贵州省安***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文具用品领域。
背景技术
申请号-: CN20142012321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笔,该笔包括: 笔杆、笔套和笔芯,笔芯装在笔杆内,笔杆前端一体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与笔套螺接,连接部上设置有防滑套,防滑套内侧壁上设置有凹槽,连接部外侧壁上设置有环形凸筋,环形凸筋卡入凹槽内,其优点是笔杆前端一体设置有连接部,便于防滑套安装与更换,生产商根据笔芯的颜色仅仅更换相应颜色和形状的防滑套即可完成生产;这样一方面已有颜色的笔杆可通用,另一方面仅仅更换防滑套,在原料和模具上相对于全部更换笔杆大大降低了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笔中,由于笔的结构和形状都是直杆形,书写者若正视正在书写的文字,则在使用此类笔,书写者若斜视正在书写的文字时,长时间书写则会导致斜视、偏头、畸形脊柱等身体疾病。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笔,该笔由笔筒、握柄、横杆、笔颈、笔帽且依次相连,笔芯装入笔筒空腔内构成完整的笔。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由笔筒、握柄、横杆、笔颈、笔帽且依次相连,笔芯装入笔筒空腔内构成完整的笔。笔筒底部密封,握柄嵌套在笔筒上,笔筒分为竖杆和横杆两部分,其夹角为120°。横杆与笔颈夹角为90°。笔颈与竖杆的异面夹角为120°。笔帽可沿笔颈上的螺纹拧紧或松退。笔芯在距离笔尖5厘米处弯折成90°。笔帽松退后,取下端盖,可以取出笔芯,装入笔芯后,安装端盖,拧紧笔帽,即可使用其书写文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笔的整体结构简单,易于使用且成本低廉,属大众消费型产品;笔颈易于安装和拆卸,属于普遍使用型产品。在使用该笔过程中易于观察,可清晰直观地认识字体结构并掌握书写技巧,易于排布字体;有助于彻底摆脱因书写而造成的偏头,斜视,畸形脊柱等疾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图1是笔的整体结构的主视图;图2是笔的整体结构的左视图;图3是笔的装配图一;图4是笔的装配图二;图5是图4中端盖的放大图;图6是图4中支撑片的放大图。
图中1、笔筒,2、握柄,3、横杆,4、笔颈,5、笔帽,6、端盖,7、支撑片,8、联接,9、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笔筒(1)底部密封,握柄(2)嵌套在笔筒(1)上,笔筒(1)分为竖杆和横杆(3)两部分,形成角度为120°。横杆(3)与笔颈(4)夹角为90°。笔帽(5)沿笔颈(4)上的螺纹拧紧或松退。笔芯在距离笔尖5厘米处弯折成90°,安装笔芯时,其联接(8)卡在笔颈(4)与笔帽(5)之间,油管(9)墨因其具备流淌性,笔芯弯折后不影响其书写。
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笔筒(1)底部密封。握柄(2)嵌套在笔筒(1)的竖杆上。笔颈(4)与竖杆的异面夹角为120°,当手握握柄(2)时,在此角度范围内可保证笔颈(4)不遮挡书写文字。笔帽(5)与笔颈(4)螺纹联接。
在图3所示实施例中,笔筒(1)底部密封。握柄(2)嵌套在笔筒(1)的竖杆上。笔颈(4)与竖杆的异面夹角为120°,当手握握柄(2)时,在此角度范围内可保证笔颈(4)不遮挡书写文字。笔帽(5)与笔颈(4)螺纹联接。笔帽(5)可沿着笔颈(4)上的螺纹,松退或拧紧。
在图4中,笔筒(1)底部密封。握柄(2)嵌套在笔筒(1)的竖杆上。笔颈(4)与竖杆的异面夹角为120°。笔帽(5)与笔颈(4)螺纹联接。当笔帽(5)松退后,可取下端盖(6),端盖(6)与支撑片(7)分离,可取出或安装笔芯。
在图5中,端盖(6)的放大图。
在图6中,支撑片(7)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树杨,未经李树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434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