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指套式手术刀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44626.X | 申请日: | 2015-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682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吕永双;余天雾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213 | 分类号: | A61B17/3213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021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套 手术 刀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指套式手术刀柄。
背景技术
随着在医疗领域中,手术刀柄与手术刀片一起组合成手术刀后切割或分离人体组织用。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手术刀柄由刀柄杆和刀片安装座组成,刀柄杆是由长条状不锈钢制成,刀柄杆较长,且不能弯折。在一些需要精细切割的部位操作难度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指套式手术刀柄,手术时,将该手术刀柄的指套本体套在手指末节,利用手指的灵活性,达到精细操作的目的;刀片座和指套通过螺纹连接,医生通过旋转刀柄座,进而调整刀片,更便于精细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刀片座和指套,所述刀片座包括刀片座本体和第一连接杆,所述指套包括指套本体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相配的盲孔,所述盲孔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配的外螺纹,所述刀片座和指套通过螺纹连接。
在医生进行手术时,将刀片安装于刀柄座本体,将指套本体套入食指,利用手指的灵活性,达到方便操作的目的。而在这种情况下,较难改变刀片的切割方向到理想的切割方向,仍有不方便操作的地方。此时,可以旋转刀柄座,进而调整刀片,更便于医生进行精细手术操作。
螺纹的螺距应尽可能的小,避免指套本体脱离刀柄座。
进一步,所述指套本体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指套本体关于所述第二连接杆呈对称布置。
进一步,所述螺纹的长度为2cm,所述螺纹的螺距为1mm,所述指套本体的长度为3cm。
进一步,所述指套本体外表面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指套本体内表面由弹性材料制成。
进一步,所述指套本体由橡胶制成。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手术时,将该手术刀柄的指套本体套在手指末节,利用手指的灵活性,达到精细操作的目的;刀片座和指套通过螺纹连接,医生通过旋转刀柄座,进而调整刀片,更便于精细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刀片座本体;2、指套本体;3、第一连接杆;4、第二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刀片座和指套,所述刀片座包括刀片座本体1和第一连接杆3,所述指套包括指套本体2和第二连接杆4,所述第一连接杆3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连接杆4相配的盲孔,所述盲孔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二连接杆4上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配的外螺纹,所述刀片座和指套通过螺纹连接。
在医生进行手术时,将刀片安装于刀柄座本体,将指套本体2套入食指,利用手指的灵活性,达到方便操作的目的。而在这种情况下,较难改变刀片的切割方向到理想的切割方向,仍有不方便操作的地方。此时,可以旋转刀柄座,进而调整刀片,更便于医生进行精细手术操作。
螺纹的螺距应尽可能的小,避免指套脱离刀柄座。
如图2所示,作为具体实施例,所述指套本体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指套本体2关于所述第二连接杆4呈对称布置。在本实施例中,医生将两个指套本体2套入食指和中指,利用手指的灵活性,不仅达到了方便操作的目的,还便于医生对刀柄座端的控制。同样地,在较难改变刀片的切割方向到理想的切割方向的情况下,可以旋转刀柄座,进而调整刀片,更便于医生进行精细手术操作。
如图1所示,作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螺纹的长度为2cm,所述螺纹的螺距为1mm,所述指套本体2的长度为3cm。
如图1所示,作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指套本体2外表面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指套本体2内表面由弹性材料制成,保证手指的的舒适度。
如图1所示,作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指套本体2由橡胶制成,避免指套本体2脱离手指,保证手指的舒适度。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未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446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椎间孔镜体表靶向定位穿刺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切割病变的肿瘤体手术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