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管注射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44630.6 | 申请日: | 2015-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431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钱瑛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9 | 分类号: | A61M5/19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朱建均 |
地址: | 21400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管 注射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管注射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临床应用中,医护工作者所用的注射器通常为单管式,针管的端部设置有针头,针管的内部设置有活塞和推杆,针头上设置有针头套,使用时首先将针头套取下,将针头置入需要注射的药液瓶中,抽动活塞,缓慢的将药液吸入至针管中然后排掉针管中的气泡即可注射,在病人注射完毕时候,护士需要另一只手快速取出棉球,将棉球轻轻按压在针头的针眼部位,然后快速拔出针头,因此需要两只手快速配合完成该动作,但有时动作不熟练的医护人员就会觉得手忙脚乱,且当病人需要注射量较大或是两种不同的药液时又需要重新更换针管和针头吸药,使用操作起来有些不方便,特别是在临床抢救时,时间宝贵,更换注射器重新注射有时候会耽误抢救时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单管注射器使用时每次只能注射一种药物使用结束后需要另一个手另取棉球按压操作不便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设计紧凑,使用方便的针头上设置有棉球的双管注射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管注射器,包括针筒,所述针筒的下端设置有突起用于连接针头,所述针筒的内腔中设置有中间隔板将针筒分成均匀相等的第一针筒和第二针筒,所述第一针筒和第二针筒中分别设置有活塞和推杆,所述针筒与突起的中间设置有活动阀门圈,所述活动阀门圈中设置有与第一针筒、第二针筒的管径口相同的挡片,所述针头的上端与突起重合部分外侧设置有棉球圈。
进一步的,所述针筒的外壁上设置有防滑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针头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小孔。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阀门圈的上端和下端设置有凹槽用于连接针筒和针筒下端的突起。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双针筒的设置能够一次注射两种不同的药物无需更换注射器,简化了医护人员的操作步骤,使用安全方便,在临床抢救病人实行静脉推注时,为病人赢得抢救时间,同时也降低了针头与静脉管路衔接时微小气泡进入静脉管路的风险,针筒上设置的防滑螺纹能够防止操作过程中手滑,注射结束后直接将针头上端的棉球按到针眼处,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动阀门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第一推杆1、第二推杆2、第一针筒3、第二针筒4、第一活塞5、第二活塞6、活动阀门圈7、挡片8、突起9、针头10、棉球圈11、上端凹槽12、下端凹槽13、中间隔板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双管注射器,包括针筒,针筒的下端设置有突起9用于连接针头10,针筒的内腔中设置有中间隔板14将针筒分成均匀相等的第一针筒3和第二针筒4,第一针筒3中设置有第一活塞5和第一推杆1,第二针筒4中设置有第二活塞6和第二推杆2,针筒与突起9之间设置有活动阀门圈7,活动阀门圈7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上端凹槽12和下端凹槽13,针筒的下边缘卡设在活动阀门圈7的上端凹槽12中,突起9的上边缘卡设在活动阀门圈7的下端凹槽13中,活动阀门圈7中设置有与第一针筒3、第二针筒4的管径口相同的挡片8,活动阀门圈7的下方直接与针筒下端的突起相通,针头10的上端与突起9重合部分外侧设置有棉球圈11,针头1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小孔,针筒的外壁上设置有防滑螺纹。
使用方法:吸药时旋转活动阀门圈7,使其挡片8完全挡住第二针筒4,使药液经过针头10和活动阀门圈7直接进入第一针筒3中,当吸完第一针筒3中的药液后,及时旋转活动阀门圈7,用挡片8将第一针筒3完全挡住,防止第一针筒3中的药液流出,此时能够顺利的向第二针筒4中吸药,针筒外壁上的防滑螺纹能够防止在吸药时手滑动,注射完第二针筒4中的药液后无需再拔出注射器,能够直接旋转活动阀门圈7进行第一针筒中的药物注射,针头1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小孔,能够减少患者注射部位的压力,减轻疼痛感,注射结束后可直接将针头10上端设置的棉球圈11按在针眼处,减少了操作步骤,在临床抢救病人实行静脉推注时,为病人赢得抢救时间,同时也降低了针头与静脉管路衔接时微小气泡进入静脉管路的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未经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446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射器错误装载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医用输液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