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简易禽用翅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44674.9 | 申请日: | 2015-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665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明;王志跃;王健;殷洁鑫;曹卫红;许寿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35/00 | 分类号: | A01K3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新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26 | 代理人: | 孙鸥;唐超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易 禽用翅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禽育种、试验个体标记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简易禽用翅号。
背景技术
在本实用新型发明之前,在开展家禽育种和相关试验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对其进行个体标记,而目前最常使用的方法是给家禽穿戴翅号,即使用带有已知序列号码的条形翅号,栓在禽类翅膀的翼膜上。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出现翅号穿戴位置有误(尤其对初学者而言),容易将臂骨包裹在翅号内,进而抑制禽类翅膀正常生长;松紧难以控制,尤其会出现翅膀过紧问题,并使得翅号易于掉落;因翅号本身的软硬、钝锐问题影响穿戴速度;由于翅号刮至笼具而导致脱落,或是穿戴所造成的不适而使得家禽反复叮啄翅号等一系列问题。为此,需要一种易于使用且不易掉落的新型翅号替代。
现在家禽个体标记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有:(一)翅号不易脱落问题;(二)翅号易于使用、操作问题;(三)翅号的自行编号问题;(四)穿戴翅号对家禽翅膀损伤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简易禽用翅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简易禽用翅号,其主要技术特征在于阳扣、阴扣均位于翅号头内侧的二端,翅号体连接翅号头。
所述翅号头呈菱形。
所述翅号体上黏贴翅号标号或编码条。
所述阳扣、阴扣为对称的子母扣,该子母扣为手穿型胶针。
所述翅号体与翅号头为一体。
所述翅号体为长方形塑料条。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简单,生产制造容易;材料易得,成本低;使用者自行标号(甚至为二维码),基本不存在翅号过期问题;使用方便,可直接连接至翅膀的翼膜上,尤其对于初学者而言效果更好;不掉落,有效避免现有翅号易于脱落、对翅膀伤害大等方面的弱点,使用效果好。翅号大小可根据家禽种类而定,一般体积较大的鹅、火鸡、孔雀等所需翅号的尺寸大一些,体积较小的鸽子、鹌鹑等所需翅号的尺寸小一些,体积中等的鸡、鸭等所需翅号的尺寸介于以上两者之间。翅号体上可自行黏贴各种标号,甚至是二维码,便于记录和统计,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翅号头平面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应用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阳扣1、阴扣2、翅号头3、翅号体4。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
由翅号头3、阳扣1、阴扣2和翅号体4组成,阳扣1、阴扣2均位于翅号头3内侧的二端,所述翅号头3呈菱形,沿翅号头3中线折叠后,呈三角形,阳扣1正好可以插入阴扣2中,即阳扣1、阴扣2为对称的子母扣,该子母扣为手穿型胶针,且无法自行滑脱;翅号体4上可以黏贴翅号标号或编码条,翅号体4与翅号头3连接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应用过程说明:
先将预先设计的标号或编码条黏贴在翅号体4上,然后直接将阳扣1、阴扣2构成的子母扣扣在待用禽翅膀的翼膜上。
本新型简易禽用翅号是为了满足现代育种和试验需求而设计,通过给禽穿戴此翅号达到对其进行个体标记的目的。据初步的实验观察,这样设计既达到了进行个体标记的目的,又不至于对家禽翅膀造成伤害;结构简单,生产制造容易;材料易得,成本低;使用方便,利于安装,且难以掉落。还可以使用二维码编码,实现禽产品质量可追溯。因此,本装置可适用各种禽类翅膀标号,可规模化生产和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446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网笼养禽设备的食槽挂钩
- 下一篇:一种SPF鸡生物洁净室环境屏障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