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臂动作的导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44885.2 | 申请日: | 2015-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259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叶峰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典洋针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5/54 | 分类号: | D04B15/54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聂慧荃;郑特强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臂 动作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双臂动作的导纱装置,尤指一种安装于送纱装置,用以导引纱线接触送纱轮表面的导纱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织造纱线的种类变化日新月异,且织造市场其布匹特性需求日趋殷切,使得送纱装置对纱线的导引输送操作越显重要。现有的送纱装置皆设置有送纱轮,纱线可缠绕于送纱轮上,以便通过皮带(图略)等条带元件驱动皮带轮,进而通过传动轴传动送纱轮旋转,从而利用送纱轮带动纱线进行储纱及送纱的动作。
现有的送纱装置可进一步安装有导纱装置,该导纱装置包括有两连杆(导纱臂),可利用纱线拉动两连杆的自由端,使导纱眼朝向送纱轮方向移动,使纱线得以接触送纱轮表面,以便进行送纱的动作。但是,由于两连杆为个别的独立动作,因此无法确保两连杆上的纱线能均匀的接触送纱轮,故难以达到送纱均匀的效果。
申请人曾提出一种“自动送纱装置”(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第I290966号),主要于两连杆(导纱臂)一端分别连接于一齿轮,两齿轮相互啮合形成一连动机构,使两连杆可同步动作,以确保两连杆上的纱线均匀的接触送纱轮,可达到送纱均匀的效果,且由两齿轮构成的连动机构较为稳定。
但是,目前现有的各种导纱装置,由于连杆(导纱臂)等构件的设计不佳,难以达到较佳的导纱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人有感上述缺失可改善,乃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之应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的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双臂动作的导纱装置,可以达到较佳的导纱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臂动作的导纱装置,包括:一本体,该本体内部形成有一容置空间;一第一齿轮,该第一齿轮设置于该本体的容置空间内,且该第一齿轮枢设于该本体;一第二齿轮,该第二齿轮设置于该本体的容置空间内,且该第二齿轮枢设于该本体;一第一导纱臂,该第一导纱臂具有一第一固定段、一第一连接段、一第二连接段、一第一活动段及两第一导纱眼,该第一固定段连接于该第一齿轮,该第一连接段连接于该第一固定段与该第二连接段之间,该第一活动段连接于该第二连接段远离该第一连接段的一端,且该第一活动段朝下延伸,该两第一导纱眼固定于该第一活动段,该第一连接段与该第二连接段之间的夹角为115至155度之间,该第一固定段与该第一连接段延伸线之间的夹角为25至65度之间;以及一第二导纱臂,该第二导纱臂具有一第二固定段、一第三连接段、一第四连接段、一第五连接段、一第二活动段及两第二导纱眼,该第二固定段连接于该第二齿轮,该第三连接段连接于该第二固定段,该第四连接段连接于该第三连接段远离该第二固定段的一端,且该第四连接段朝下延伸,该第五连接段连接于该第四连接段与该第二活动段之间,该两第二导纱眼固定于该第二活动段,该第二固定段与该第三连接段之间的夹角为108至148度之间,该第四连接段与该第五连接段延伸线之间的夹角为25至65度。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该本体的一端设置一固定件,该固定件具有一基部及一固定部,该基部及该固定部相连接,且相互垂直,该基部设有定位孔,该本体内部设有柱体,该柱体插设于该定位孔,该固定件的固定部露出该本体,且该固定部设有固定孔。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该第一齿轮大于该第二齿轮,该第一齿轮的齿部设于局部,使该第一齿轮形成半齿轮结构。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该第一固定段、该第一连接段及该第二连接段为同平面设置,该第一活动段呈铅垂状设置,该第二连接段与该第一活动段之间的夹角为90度。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该第一活动段绕设于该两第一导纱眼外缘,该两第一导纱眼呈铅垂状设置,该第一活动段及该两第一导纱眼为同平面设置。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该第一固定段与该第二连接段呈垂直状,该第一连接段与该第二连接段之间的夹角为135度,该第一固定段与该第一连接段延伸线之间的夹角为45度。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该第二固定段及该第三连接段为同平面设置,该第四连接段呈铅垂状设置,该两第二导纱眼呈铅垂状设置。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该第四连接段、该第五连接段、该第二活动段及该两第二导纱眼为同平面设置。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该第二固定段与该第三连接段之间的夹角为128度,该第四连接段与该第五连接段延伸线之间的夹角为45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典洋针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典洋针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448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行车变速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剑杆织机曲轴凸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