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信液冷插箱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46276.0 | 申请日: | 2015-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428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邹崇振;文卫;王建甫;刘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彭程程;沈林华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信 液冷插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领域,具体来讲是一种通信液冷插箱。
背景技术
机柜、插箱产品在电子设备结构领域中应用非常广泛,其作用就是采用标准化的机柜、插箱实现电子设备的模块化。在通信行业,机盘类通信设备一般通过导轨插装在插箱中,并采用自然对流散热或强制风冷散热。随着通信电子设备逐渐向大容量、高密度、高集成化发展,单板功耗越来愈大,传统的自然冷却或强制风冷方式已很难满足电子器件的散热要求,目前液冷散热技术逐步得到应用。
但由于现有的通信设备机箱插盘较多,插箱在IEC等标准300mm深机柜内安装后空间尺寸紧张,使得液冷管道的整体连接操作十分困难,不便于安装与维护。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信液冷插箱,其转接设计合理,能实现液冷管道整体的快速连接,安装、维护便捷。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通信液冷插箱,包括长方体的箱体,所述箱体由上、下盖板,左、右侧板及后盖板组成,且上盖板的底部、下盖板的顶部均铺设有导轨。其中,所述箱体内靠近后盖板的位置竖直设有背板,所述背板将箱体内部分隔为前部插盘区和后部流体连接区,两导轨位于插盘区内且垂直于背板;所述背板朝向插盘区的前壁的上部、下部均设有流量分配器,所述流量分配器为中空柱体,且每个流量分配器的前壁水平设有一排流体连接器,后壁设有一开孔;所述箱体的流体连接区内设有两个转接器组件,每个转接器组件与一个流量分配器对应,且每个转接器组件的一端穿过背板与对应的流量分配器的开孔连通,另一端穿出上盖板与箱体外部的冷源进出管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机盘沿导轨插入箱体时,设于机盘的液冷板分别与两个流量分配器的对应流体连接器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转接器组件包括流体接头、金属管道和转接头,所述金属管道的一端通过流体接头与冷源进出管连通,另一端通过转接头与流量分配器的开孔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转接器组件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于流体接头,且上盖板的顶部设有转接器固定件,所述转接器固定件通过螺钉与固定板固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流体接头通过流体连接器与冷源进出管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金属管道为倒L型弯管,且其弯折部位于箱体外。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每个转接器组件与流量分配器的开孔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背板朝向插盘区的前壁的上部、下部均设有流量分配器,每个流量分配器的前壁设有一排流体连接器,当机盘插入箱体时,设于机盘的液冷板能快速与两个流量分配器上对应的流体连接器连通,从而实现液冷板与流量分配器的盲插连接及流体循环散热,操作快速方便;另外,本插箱通过两个转接器组件将两个流量分配器与冷源进出管的连接从传统的箱体背部连接改进为箱体顶部连接,不但能在安装空间尺寸紧张的情况下实现快速、便捷的连接,而且节省了插箱背部的安装空间,使得安装、维护便捷。
2、本实用新型中,转接器组件包括流体接头、金属管道和转接头,金属管道的一端通过流体接头与冷源进出管连通,另一端通过转接头与流量分配器的开孔连通。其中,流体接头能有效保证与冷源进出管的快速连接;转接头能满足金属管道与流量分配器的转接要求,且连接牢固、可靠。
3、本实用新型中,转接器组件的流体接头处设有固定板,该固定板与设于上盖板顶部的转接器固定件固接,能很好地实现转接器组件的固定,并且能为流体接头处的连接提供可靠的受力支持。
4、本实用新型中,每个转接器组件与流量分配器的开孔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保证了连接处的密封效果,避免了漏水事故的发生,安全可靠。
5、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经济适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通信液冷插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3为除去机盘、导轨后箱体内部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箱体;2-导轨;3-背板;4-流量分配器;5-流体连接器;6-开孔;7-转接器组件,7a-流体接头,7b-金属管道,7c-转接头,7d-固定板;8-冷源进出管;9-转接器固定件;10-密封圈;11-机盘;12-液冷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462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