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结构的立式汽车千斤顶气动油泵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46503.X | 申请日: | 2015-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86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周浩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天恒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3/42 | 分类号: | B66F3/42;B66F3/25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王洪新 |
地址: | 31130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结构 立式 汽车 千斤顶 气动 油泵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起重工具,具体是立式汽车千斤顶的气动油泵组件。
背景技术
传统的气动立顶千斤顶的油泵组件通常配有控制阀7(如图2和图4所示),控制阀中设有油泵组件的主油路(与主油路接通的副油路设在油泵组件的油缸底座22上),这样的结构比较复杂,不仅导致千斤顶重量和体积均偏大,不便于存放,而且增大了生产难度,增加了生产成本,因此有待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立式汽车千斤顶气动油泵组件,该油泵组件应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巧、重量较轻以及成本较低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结构的立式汽车千斤顶气动油泵组件,包括油缸以及通过输油回路为油缸提供动力的气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油回路布置在油缸底座中,包括分别用于驱动油缸活塞杆并且配有第一单向阀的第一通道、用于输出液压油并且配有第二单向阀的第二通道、设置在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之间并且配有溢流阀的溢流通道以及用于回收液压油并且配有回油阀的回油通道。
所述第一通道以及第二通道并联接通气动泵的右端接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输油回路布置于油缸底座中(舍去了原有的控制阀),能够在保持原有起升功能不变情况下,大大减轻千斤顶的质量并缩小体积,简化生产加工工艺(更加便于生产),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安装有本实用新型的千斤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安装有现有技术的千斤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一种改进结构的立式汽车千斤顶气动油泵组件,包括油缸2以及通过输油回路为油缸提供动力的气动泵3。
所述输油回路布置在油缸底座22中,包括用于驱动油缸活塞杆21升降的第一通道41、用于输出液压油的第二通道42、起溢流作用的溢流通道43以及用于回收液压油的回油通道44。
所述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的左端延伸至油缸底座的外周面并且并联接通气动泵的右端接口31(该气动泵中设置有气动泵泵芯),第一通道的另一端接入油缸的进油腔62,第二通道的另一端接入油缸的回油腔61;第一通道中设有第一单向阀51,第二通道中设有第二单向阀52;所述溢流通道中设有溢流阀53,溢流通道的两端分别接通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所述回油通道中设有回油阀54,回油通道的两端分别接入油缸的进油腔与回油腔。
如图3所示,安装有本实用新型的千斤顶,包括由底板11和侧板12组成的底座,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底板上,侧板的左端安装有推轮13以及揿手14,快速接头15通过气带16连接气动泵,手柄17安装在揿手上;所述揿手的下端通过万向连杆18连接油泵组件的回油阀54,手柄顶端设有用于驱使揿手与万向连杆运动的回油阀手轮1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天恒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天恒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465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变速箱维修小车
- 下一篇:一种三级双作用自贴合液压千斤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