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应力管桩端头板免焊接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47604.9 | 申请日: | 2015-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915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林旭健;林华艺;季韬;梁咏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5/58 | 分类号: | E02D5/58;E02D5/3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林捷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应力 端头 焊接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桩的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应力管桩端头板免焊接构造。
背景技术: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可分为后张法预应力管桩和先张法预应力管桩,主要由混凝土圆筒形桩身,端头板和钢套箍等组成。预应力管桩之间的连接需要端头板,通常用于预应力管桩端头板要满足牵引钢筋和张拉的功能,同时也要满足桩段与桩段接长的焊接。
在打桩过程中,桩与桩之间的连接是一道至关重要的工序,该工序影响到整个基础的抗压强度和抗拔强度。现行的预应力管桩的端头板均为平面圆环形,外边缘开有坡口,在对接过程中,对接桩时间长,同轴度垂直误差大,两端面连接稳定性差,两端板平面中间易产生间隙,施焊间隙过大,焊接时间长,耗费较大人力物力,并且还经常出现虚焊、假焊,连接强度难以保证。给整个桩基础带来了质量问题隐患,对整个建筑物产生不可估量的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了预应力管桩端头板免焊接构造,通过打桩压力机械咬合,在打桩过程中能减少焊接及冷却工序,节约了打桩时间和人力物力。
本实用新型预应力管桩端头板免焊接构造,包括桩身和设在桩身上的预应力管桩端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管桩端头板端部周圈上均匀布设有凹凸齿,所述凹齿外侧面设有凸键,所述凸齿内侧面设有凹槽以与凸键互嵌配合。
进一步的,上述凹凸齿沿端头板周长方向有序均匀布置10~18个连接齿。
进一步的,上述预应力管桩端头板为钢质结构,通过模具一体浇铸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该实用新型结构造简单,成本便宜,减少工序,更迅速的对预应力管桩进行连接,提高打桩效率;(2)该实用新型为免焊接构造,通过打桩压力机械咬合,在打桩过程中能减少焊接及冷却工序,节约了打桩时间和人力物力;(3)该实用新型通过机械齿咬合,且相互勾嵌,具有良好的抗扭、抗拔作用,使管桩连接更加稳定,有利于增强桩与桩之间的连接质量;(4)通过机械齿对接,提高了连接多节桩的连接垂直度与轴线重合度,保证了管桩的对接强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进一步说明。
图1为该实用新型的对接示意图;
图2为该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该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预应力管桩端头板免焊接构造,包括桩身1和设在桩身1上的预应力管桩端头板2,所述预应力管桩端头板端部周圈上均匀布设有凹凸齿,所述凹齿3外侧面设有凸键4,所述凸齿5内侧面设有凹槽6以与凸键互嵌配合。
进一步的,上述凹凸齿沿端头板周长方向有序均匀布置10~18个连接齿。
进一步的,上述预应力管桩端头板为钢质结构,通过模具一体浇铸成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凹凸齿机械咬合由端头板本身构造提供,在压力作用下,通过嵌入式连接,锯齿状相互咬合。
本实用新型预应力管桩凹凸齿对接后,通过打桩压力使两块端头板进行嵌入连接,从而实现桩与桩之间的对接。
凸键4的下表面上倾30度,而凹槽6上表面上倾20度,该设计有利于凹槽6以与凸键互嵌配合。端头板端部凸齿的厚度为凹齿厚度的1.2倍。凸齿侧面在管桩轴线方向具有5度的斜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该实用新型结构造简单,成本便宜,减少工序,更迅速的对预应力管桩进行连接,提高打桩效率;(2)该实用新型为免焊接构造,通过打桩压力机械咬合,在打桩过程中能减少焊接及冷却工序,节约了打桩时间和人力物力;(3)该实用新型通过机械齿咬合,且相互勾嵌,具有良好的抗扭、抗拔作用,使管桩连接更加稳定,有利于增强桩与桩之间的连接质量;(4)通过机械齿对接,提高了连接多节桩的连接垂直度与轴线重合度,保证了管桩的对接强度。
上列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476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桩基桩头混凝土快速清理装置
- 下一篇:高填方路基下快速真空排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