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频率和带宽均可重构的宽带带通滤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48349.X | 申请日: | 2015-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414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褚庆昕;陈志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P1/20 | 分类号: | H01P1/20;H01P1/203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罗观祥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频率 带宽 均可 宽带 带通滤波器 | ||
1.一种频率和带宽均可重构的宽带带通滤波器,包括上层的微带线结构和有源电路、中层的介质基板、下层的接地金属贴片以及金属通孔,所述金属通孔依次贯穿微带线结构、介质基板和接地金属贴片,使微带线结构与接地金属贴片之间通过介质基板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带线结构包括第一端口馈电线、第二端口馈电线、第一谐振器和第二谐振器,所述第一端口馈电线与第二端口馈电线左右对称,所述第一谐振器设置在第一端口馈电线和第二端口馈电线的上方,所述第二谐振器设置在第一端口馈电线和第二端口馈电线的下方,整个微带线结构呈“十”字型结构;
所述第一谐振器包括第一传输线和短路枝节,所述短路枝节垂直设置在第一传输线的中心,使第一谐振器呈倒T型结构;所述第一传输线的中心两侧分别加载有第一变容二极管和第二变容二极管,所述短路枝节上加载有第三变容二极管,所述第一变容二极管和第二变容二极管左右对称;
所述第二谐振器包括第二传输线和开路枝节,所述开路枝节垂直设置在第二传输线的中心,使第二谐振器呈T型结构;所述第二传输线的中心两侧分别加载有第四变容二极管和第五变容二极管,所述开路枝节上加载有第六变容二极管,所述第四变容二极管和第五变容二极管左右对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频率和带宽均可重构的宽带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变容二极管串接有第一隔直电容,所述第六变容二极管串接有第二隔直电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频率和带宽均可重构的宽带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变容二极管与第一隔直电容之间的线路上连接第一直流电压源,所述第六变容二极管与第二隔直电容之间的线路上连接第二直流电压源,所述短路枝节在靠近第一传输线的位置上和开路枝节在靠近第二传输线的位置上均连接第三直流电压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频率和带宽均可重构的宽带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变容二极管与第一隔直电容之间的线路上通过第一高频扼流圈连接第一直流电压源,所述第六变容二极管与第二隔直电容之间的线路上通过第二高频扼流圈连接第二直流电压源,所述短路枝节在靠近第一传输线的位置上通过第三高频扼流圈连接第三直流电压源,所述开路枝节在靠近第二传输线的位置上通过第四高频扼流圈连接第三直流电压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频率和带宽均可重构的宽带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通孔有六个,分别为第一金属通孔、第二金属通孔、第三金属通孔、第四金属通孔、第五金属通孔和第六金属通孔,所述第一金属通孔设置在短路枝节远离第一传输线的一端,所述第二金属通孔设置在第一谐振器的左上侧,并通过第五高频扼流圈与第一传输线连接,所述第三金属通孔设置在第一谐振器的右上侧,并通过第六高频扼流圈与第一传输线连接,所述第四金属通孔设置在第二谐振器的左下侧,并通过第七高频扼流圈与第二传输线连接,所述第五金属通孔设置在第二谐振器的右下侧,并通过第八高频扼流圈与第二传输线连接,所述第六金属通孔设置开路枝节的一侧,并通过第九高频扼流圈与开路枝节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频率和带宽均可重构的宽带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口馈电线的左端作为输入端口,所述第二端口馈电线的右端作为输出端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频率和带宽均可重构的宽带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口馈电线与第一谐振器之间的间距、第二端口馈电线与第一谐振器之间的间距、第一端口馈电线与第二谐振器之间的间距以及第二端口馈电线与第二谐振器之间的间距都是相同的。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频率和带宽均可重构的宽带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基板采用介电常数为2.55、厚度为0.8mm、损耗角正切值为0.0029的介质基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4834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雷达物液位计天线结构
- 下一篇:一种动力电池板式热管冷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