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净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48730.6 | 申请日: | 2015-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437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高凤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瑞松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00 | 分类号: | B01D46/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净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净化器。
背景技术
能源的大量消耗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充斥着颗粒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碳氢化物,形成的雾军天气让我们逃无可逃。很多汽车下线后直接进入市场,各种配件和材料的有害气体和气味没有释放期,安装在车内的塑料件、地毯、车顶毡、沙发等如果不严格按照环保要求制造,会直接造成车内的空气污染。车载净化器,又叫车用空气净化器,汽车空气净化器,这种专利用于净化汽车内空气的异味、有毒有害气体,细菌病毒的净化器越来越被青睐。
由于空间等的限制,现有的车载净化器一般设有一个进风口和一个出风口,过滤网安装于所述进风口内,空气在风机的作用下由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车载净化器,并经过所述过滤网过滤后,再由出风口排出,以实现空气的净化,但这种结构的净化器,不能有效对风机进行利用,导致的空气净化量较小,净化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净化器,旨在解决现有的车载净化器净化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净化器,所述车载净化器包括壳体、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风机及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过滤网,所述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及两个出风口,所述过滤网安装于所述进风口内,两个所述出风口分别位于所述风机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内壳及与所述内壳相适配的外壳,所述进风口设置于所述内壳上,所述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外壳上,所述风机设于所述内壳与所述外壳之间。
优选地,所述内壳上对应所述风机设有开口,所述进风口、开口及出风口形成风流通道。
优选地,所述外壳与所述内壳卡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车载净化器还包括设于所述外壳上的用于控制所述风机的控制装置。
优选地,所述车载净化器还包括安装于所述进风口上的滤网盖,所述滤网盖上开设有数个进风栅格,所述过滤网安装于所述滤网盖上。
优选地,所述滤网盖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进风口内。
本实用新型的车载净化器,通过在风机的两侧分别设置出风口,有效提高了风机的利用率,进而有效提升了空气净化效率,且体积小巧、结构简单、成本也相对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载净化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净化器,参照图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车载净化器包括壳体100、安装于所述壳体100内的风机200及安装于所述壳体100内的过滤网300,所述壳体100上设有进风口122及两个出风口142,所述过滤网300安装于所述进风口122内,两个所述出风口142分别位于所述风机200的两侧。本实用新型的车载净化器,通过在风机200的两侧分别设置出风口142,有效提高了风机200的利用率,进而有效提升了空气净化效率,且体积小巧、结构简单、成本也相对较低。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00包括内壳120及与所述内壳120相适配的外壳140,所述进风口122设置于所述内壳120上,所述出风口142设置于所述外壳140上,所述风机200设于所述内壳120与所述外壳140之间。具体地,所述外壳140与所述内壳120可通过卡合连接或螺钉锁合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壳120上对应所述风机200设有开口124,所述进风口122、开口124及出风口142形成风流通道。所述风机200设于所述开口124的位置。在风机200的作用下,空气由进风口122进入所述车载净化器内,并通过过滤网300过滤后,经过所述开口124后,再由设于所述风机200两侧的出风口142吹出,实现对空气的净化。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车载净化器还包括设于所述外壳140上的用于控制所述风机200的控制装置(未图示)。优选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可固定安装于所述外壳140上,并于设于所述外壳140内的电路板(未图示)通信连接,可通过触摸控制面板等方式控制所述车载净化器的开启与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瑞松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瑞松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487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