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贝类暂养净化箱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49151.3 | 申请日: | 2015-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67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宾;史周荣;易福冬;邓尚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袁忠卫 |
地址: | 31602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贝类 净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贝类养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贝类暂养净化箱,用于贝类暂养净化处理,加速贝类致病微生物的净化进程。
背景技术
贝类通常倍受消费者喜爱,它们不仅美味可口,而且营养丰富。但是由于贝类生长在泥沙之中,不仅体内有沙石等杂质,还易出现致病微生物残留,因此人们买来后,往往需要将其洗净后再通过一段时间的暂养处理,以将贝类体内的泥沙吐净便于放心食用。但是这种处理时间较长,而且往往只能吐出一些泥沙,并不能将致病微生物进行净化。
经查,现有专利号为CN201420582526.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双壳贝类暂养装置》,包括一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为上部开口、底部加厚的桶状结构,在容器的底部加厚层内设有与容器的内腔相连通的排水管道,在容器的内腔中可脱卸地插置有一标有刻度的既可用于显示容器内水体积,又可作为搅拌棒的杆体。这个暂养装置只能对贝类进行暂时养殖,并不能对贝类体内的致病微生物进行净化。因此,为了保障消费者的饮食安全,有必要设计出一款可对贝类进行净化处理的暂养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显著加速贝类致病微生物净化的贝类暂养净化箱。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贝类暂养净化箱,包括一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上开口一侧设有一用于调节水体pH值的水体暂存箱,箱体内铺设有循环水管,循环水管的一端设有进水口,进水口位于箱体的底部,循环水管的另一端与水体暂存箱相连通,在水体暂存箱的下端设有出水口,在循环水管的一段外侧设有紫外线杀菌器,箱体内设有用于控制水体温度的温度调节机构,其中紫外线杀菌器、温度调节机构以及水体pH值调节器连接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系统进行调控,暂养净化时,水体经循环水管通过紫外线杀菌器杀菌后进入水体暂存箱进行pH调节,调节pH后的水体,经出水口放入暂养净化箱中。
作为改进,所述进水口位于箱体的底部与水体暂存箱相对角的位置,进水口处连接有一水泵,进水口的进口端设有过滤网封闭。
作为改进,所述循环水管从箱体底部向上沿箱体的上边沿铺设,水体暂存箱的上端设有与循环水管相连接的循环水入水口。
作为改进,所述紫外线杀菌器为筒状,设置在箱体的上开口内沿上、套设在循环水管外,紫外线杀菌器的内壁四周排列有紫外线杀菌灯。
作为改进,所述温度调节机构为一加热棒,加热棒设置在箱体的底部中心位置。
再改进,所述控制系统上设有紫外线杀菌开关、加热棒温度开关、pH值控制开关和水泵开关。
再改进,所述水体暂存箱的出水口处设有出水管,出水管上设有控制开关。
再改进,所述箱体与水体暂存箱采用注塑一体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设有可调节pH的水体暂存箱及加热棒,可对箱体内的水体的温度、pH值进行调控,同时对水体进行杀菌,由于贝类体内致病微生物的净化速度受暂养水体的温度、pH值影响较大,因此统一调经温度和pH值,可加速贝类致病微生物净化速度;设置紫外线杀菌器,对水体进行杀菌,使得净化后致病微生物,在紫外杀菌器作用下显著减少数量,避免再次污染贝类。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可显著加速贝类致病微生物的净化进程,保障消费者的食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491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储能充电设备及移动充电设备
- 下一篇:一种鱼的喂料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