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通讯光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49399.X | 申请日: | 2015-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636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彭昌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昌兰 |
主分类号: | G09B23/22 | 分类号: | G09B23/2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高占元 |
地址: | 518049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通讯 光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纤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通讯光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物理通讯教学的实训实验室中,实验装备比较笨重,不便于搬运,缺乏便利、完善、实用的实验装备,现有的实训装备,无论在造型外观,空间布置,易用性等方面均不够理想,设计上往往顾此及彼。在设计时,把操控面板放在工作台台面上,导致灰尘堵塞电路接口、按钮卡死,有的把操控面板放在了元件面板的上边,操控面板略超前于元件面板,这种面板垂直于地平线,使用时会出现“太高”的问题,在通讯光纤装置使用过程中卡扣部分经常滑落、松动,装置固定困难,无法在使用过程中安全放置。
因此,发明一种新型通讯光纤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通讯光纤装置,旨在解决目前在通讯光纤装置使用过程中卡扣部分经常滑落、松动,装置固定困难,无法在使用过程中安全放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通讯光纤装置,包括外壳,安装孔,螺钉,通风口,电池,芯片,卡扣装置,指示灯,固定装置,电源插口,光纤接口,数据接口和开关,所述的安装孔设置在外壳的上部;所述的螺钉设置在安装孔的内部;所述的通风口设置在外壳的上面的中间位置;所述的电池设置在通风口的下部前侧;所述的芯片安装在电池的右端;所述的卡扣装置设置在电池的前侧;所述的指示灯设置在卡扣装置的右侧;所述的固定装置设置在外壳的下部;所述的电源插口、光纤接口和数据接口从左往右依次安装设置在外壳的前面;所述的卡扣装置包括扣体,扣板,扣孔和固定孔,所述的扣板设置在扣体的上部;所述的扣孔设置在两个扣体的中间;所述的固定孔设置在扣体的两侧。
所述的扣板具体采用厚度为3mm-5mm的矩形板,所述的扣板具体设计为20-30个,有利于更好的实现光纤线固定连接,增加装置的固定性。
所述的固定孔具体采用深度为15mm-20mm的U形孔,有利于更好的利用孔与轴的挤压作用使卡扣装置固定在外壳内部,增加装置的稳定性。
所述的固定装置包括支撑板,沉孔,连接孔和锁合口,所述的支撑板设置在固定装置的下部;所述的沉孔设置在支撑板的前部;所述的连接孔设置在沉孔的中间;所述的锁合口设置在支撑板的上部。
所述的连接孔具体采用直径为6mm-10mm的通孔,有利于更好的方便利用螺钉使固定装置与外壳连接,从而使其固定在合适位置。
所述的通风口具体采用扁口型孔,有利于更好的减少装置的加工工艺,方便投入生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扣板、固定孔、连接孔和通风口的设置,方便了装置与外界的空气流通,减少了装置内部的热量存留,延长使用寿命,方便装置与外界的连接固定,使装置可在不影响外部环境的情况下安全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卡扣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在图上标记以下附图标记:
1-外壳,2-安装孔,3-螺钉,4-通风口,5-电池,6-芯片,7-卡扣装置,71-扣体,72-扣板,73-扣孔,74-固定孔,8-指示灯,9–固定装置,91-支撑板,92-沉孔,93-连接孔,94-锁合口,10-电源插口,11-光纤接口,12-数据接口,13-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通讯光纤装置,包括外壳1,安装孔2,螺钉3,通风口4,电池5,芯片6,卡扣装置7,指示灯8,固定装置9,电源插口10,光纤接口11,数据接口12和开关13,所述的安装孔2设置在外壳1的上部;所述的螺钉3设置在安装孔2的内部;所述的通风口4设置在外壳1的上部;所述的电池5设置在通风口4的下部前侧;所述的芯片6设置在电池5的右侧;所述的卡扣装置7设置在电池5的前侧;所述的指示灯8设置在卡扣装置7的右侧;所述的固定装置9设置在外壳1的下部;所述的电源插口10、光纤接口11和数据接口12从左往右依次安装设置在外壳1的前面;所述的卡扣装置7包括扣体71,扣板72,扣孔73和固定孔74,所述的扣板72设置在扣体71的上部;所述的扣孔73设置在两个扣体71的中间;所述的固定孔74设置在扣体71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昌兰,未经彭昌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493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