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拨水增氧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49977.X | 申请日: | 2015-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67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孙克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克标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氧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上机械装置,特别是一种既可以改善水质,又能快速增氧的拨水增氧机。
背景技术
为提高经济效益,现今的水产养殖行业的水产养殖密度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养殖水体具有较高的品质和溶氧量,否则,养殖的产品就会生长缓慢、生病甚至死亡。现实解决办法主要是使用传统的叶轮式增氧机增加水体的溶氧量,其主要缺点是:传统的叶轮式增氧机只能在围绕机器圆周的有效范围内增氧,且不能有效的活水及改善水质;其在运行中产生的躁音较大,对养殖的产品有较大的影响;运行中消耗的电能较高,使用成本较高。ZL 200620056046.6号、ZL 200820050030.3号等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系列的耕水机,通过将水面上的水移开而使水底的水导上来形成循环水流,进而实现净化水体,提高水体品质,但通过实际使用及测试,其溶氧效果较差,不能满足高密度水产养殖的需要。
为解决上述问题,201210262723、ZL 201020027211.1号等中国发明、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系列的增氧式耕水机,将增氧机与耕水机结合在一起,达到既活水又增氧的效果。但由于其活水装置需消耗增氧主电机电能,结构较复杂,故障率较高,成本较高,一直没有得到广大养殖用户的完全认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消耗电能少、运行平稳,既能活水又能快速增氧的拨水增氧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拨水增氧机,包括:驱动装置、拨水装置、增氧叶轮及机器固定杆。其中,增氧叶轮为锥台型,具有一较小直径顶面和一较大直径底面,围绕其圆锥面有均匀分布的多块叶片,使用时较大直径底面垂直向上。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减速器,其中减速器与增氧叶轮相连,电机立式安装于所述减速器上端面,二者采用直联方式连接在一起,机器固定杆安装于所述减速器上。
拨水装置包括拨水板、阻水板、环形浮体及连接杆、轴承座及轴承座套;其中拨水板连接在环形浮体连接杆上,阻水板安装在环形浮体上,连接杆安装于轴承座上,轴承座安装在轴承座套上,轴承座套安装于所述减速器下端面上。
优选的方案为:所述拨水板设计有一定的浮力,具有拨水和保持机器平衡的双重作用,其形状、大小、数量、材质均不受限制。
优选的方案为:所述阻水板主要作用为吸收增氧叶轮旋转产生的水流的旋转力,其形状、大小、数量、材质及安装位置都不受限制,只要能较好的吸收增氧叶轮旋转产生的水流的旋转力即可。
优选的方案为:拨水板旋转拨水动力由所述增氧叶轮旋转产生的水流推动阻水板旋转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拨水增氧机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拨水增氧机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拨水增氧机,其包括:驱动装置、拨水装置、增氧叶轮5及机器固定杆10。
驱动装置,其进一步包括电机1和减速机2,电机1竖直安装于减速器2上端面,二者采用直联方式连接在一起;增氧叶轮5及机器固定杆10分别安装在减速机2相应位置。
拨水装置,其进一步包括拨水板8、阻水板6、环形浮体7及连接杆9、轴承座4及轴承座套3;其中阻水板6安装在环形浮体7上,拨水板8连接在环形浮体连接杆9上,连接杆9安装于轴承座4上,轴承座4安装在轴承座套3上,轴承座套3安装于所述减速器2下端面上。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环形浮体7、拨水板8产生的浮力使本实用新型可独立悬浮在水中,也可仅使用环形浮体7产生的浮力使本实用新型独立悬浮在水中,而将拨水板8设计为不具浮力作用的结构。本实用新型运作时,驱动装置带动增氧叶轮5旋转,将水扬起曝气;与空气充分接触溶氧的水落入水面后又被拨水装置向周边推出,使整个水体得到均匀、快速增氧。
本实用新型的显著优点在于,拨水板旋转拨水动力由所述增氧叶轮旋转产生的水流推动阻水板旋转产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得到许多不同的具体方案,如驱动装置的电机1和减速机2连接方式并不受本实施例限制,只要能满足增氧叶轮扬水的要求即可;拨水板8形状可设计为不同类型,材质可为塑料、不锈钢、铝合金、玻璃钢等不同材质;总之,基于本实施例的、未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微小改变以及等效变换均应包含在权利要求所述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克标,未经孙克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499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黑水虻虫卵孵化器
- 下一篇:一种基于多层指纹匹配的室内定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