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束式除尘器的挡水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52717.8 | 申请日: | 2015-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989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李群;徐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博瑞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5/12 | 分类号: | B01D4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1701 天津市武清区汽车产***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束 除尘器 挡水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束式除尘器内部装置领域,特别是一种管束式除尘器的挡水环装置。
背景技术
出口烟气液滴夹带现象会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尤其在采用湿法脱硫工艺时烟气出口为“湿烟囱”时更为严重。烟气中液滴在烟囱出口被带至大气环境,其中一些来不及扩散、蒸发的大液滴将会降落至烟囱周边的地面,这种现象被称为“烟囱下雨”。根据对“湿烟囱”运行所进行的调研表明,可察觉的液滴的沉降区域通常在以烟囱为中心、半径为800m的范围内。
同时烟气液滴夹带对于烟囱出口烟气中粉尘的排放有一定影响。湿法脱硫系统吸收塔喷淋液中含有一定的固体颗粒物,常规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中液固比约为10~20%,出口烟气中所含的固体颗粒物含量与喷淋液相比略小,必须经过除尘除雾处理后才能进行排放。管束式除尘器在脱除烟气中携带的细小微尘和液滴后,其出口烟气位置又有部分已经被捕悉脱除微尘和液滴形成的液滴被二次夹带,重新返回烟气中。此部分的二次夹带严重降低了管束式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影响最终的出口烟气的含尘浓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管束式除尘器的挡水环装置,包括管束式除尘器(1)、挡水环(2)、内壁面排水孔(3)、封闭板排水孔(4)、封闭板(5)和排水管(6),所述挡水环(2)位于管束式除尘器(1)的上面出口处;所述内壁面排水孔(3)位于管束式除尘器(1)筒体壁面上;所述的封闭板(5)位于管束式除尘器(1)的外壁面上;所述的封闭板排水孔(4)位于封闭板(5)上,封闭板排水孔(4)开孔下端接排水管(6)。
优选地,所述挡水环(2)的形状为内壁面光滑平整的圆形筒。
优选地,所述挡水环(2)垂直放置,其外壁与管束式除尘器(1)的内壁贴合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挡水环(2)的厚度和高度参数的确定以挡水环增加阻力与减少二次夹带的效用比最佳为准。
优选地,所述封闭板排水孔(4)的个数与排水管(6)的个数相同,根据内壁面排水孔(3)的数量及排水量决定。
优选地,所述内壁面排水孔(3)的个数大于等于封闭板排水孔(4)的个数,根据排出液滴的数量决定。
优选地,所述内壁面排水孔(3)位于挡水环(2)下面。
优选地,所述挡水环(2)中间空腔的截面面积为最外部截面面积的70%~95%。
优选地,所述的内壁面排水孔(3)的水平中心线与孔水平切线角度需满足凝结液滴导向后旋转从排水孔内抛离。
优选地,所述排水管(6)为U型管构造,U型管的高度需大于封闭板(5)两侧最大压力差造成的液位高度差。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管束式除尘器的挡水环装置,脱尘除雾效果好,出口尘含量低,运行阻力小,气体二次夹带明显减少,运行可靠,安装方便,维护简单,造价低,性价比高,为饱和烟气提高脱尘除雾提供一种新的可靠的廉价的设备选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管束式除尘器的挡水环装置的简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管束式除尘器2挡水环3内壁面排水孔
4封闭板排水孔5封闭板6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管束式除尘器的挡水环装置,包括管束式除尘器、挡水环、内壁面排水孔、封闭板排水孔、封闭板和排水管,所述挡水环位于管束式除尘器的上面出口处;所述内壁面排水孔位于管束式除尘器筒体壁面上;所述的封闭板位于管束式除尘器的外壁面上;所述的封闭板排水孔位于封闭板上,封闭板排水孔开孔下端接排水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博瑞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博瑞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527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墨烯过滤抽风机
- 下一篇:一种矿区用水净化过滤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