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棒球棒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53230.1 | 申请日: | 2015-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635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吴南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永德贸易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59/52 | 分类号: | A63B59/52;A63B59/58;A63B102/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高之波;邬玥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棒球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育用品,特别涉及一种棒球棒。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击打棒球的有采用金属材料制成的铝质球棒、采复合材料制成的球棒或采植物茎杆制成的竹制或木制球棒者,不同的原料具有不同物性,使得制成的球棒彼此间具有不同的性质,而可满足不同的运动条件。
其中,以木质原料制成的球棒,通常以完整的原木经切削加工而成,但由于原木生长形成的年轮结构,导致在年轮各部位具有的物性不尽相同,因此,从原木上选用局部作为球棒的制作原料时,选用的局部原木中同时存在着由年轮所形成的叠层状构造,由于弦切面上具有较低的强度,并不适合作为打击面,因此,以原木制成的球棒,一般均会于球棒的表面上附加适当的标记,以区别其打击面与非打击面,使用上极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棒球棒,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者是多个。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棒球棒,包括打击部以及固定连接于打击部尾端的手柄部,打击部由若干个扇形体相互拼合而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棒球棒由多个扇形体组成,每个扇形体的圆弧表面均采用木质原料相同硬度的部分,扇形体的圆弧表面形成棒球棒的周表面,不再区分打击面与非打击面,增加了棒球棒使用的灵活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打击部与手柄部连接轴过盈连接。为了不同的需要,可以更换随时更换打击部,减少更换成本。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打击部由八个扇形体相互拼合而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扇形体的横截面为扇形,且扇形的圆心角为45°。八个圆心角为45°的扇形拼接可成为一个圆,也就是八个扇形体拼接可形成 圆柱体,成为棒球棒的最初型态,经过后期的加工,制作成为棒球棒。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棒球棒的形状为回转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棒球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棒球棒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棒球棒制作过程中从原木中切取三棱柱体的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棒球棒打击部与手柄部分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型一种棒球棒,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介绍: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棒球棒形状为回转体,该棒球棒包括打击部1以及固定连接于打击部1尾端的手柄部2,打击部1由若干个(本实施例为八块)扇形体11相互拼合而成。
实施例1
如图3所示,打击部1以及手柄部2为一体结构,本棒球棒的制作工序简述如下:首先将原木沿直径切开,形成半圆柱体;其次在半圆柱体的基础上切割四个三棱柱体,三棱柱体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半圆柱体的横截面为半圆,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与半圆的直径底边重叠,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45°,将三棱柱体的底面在机床上修整成圆弧面,进而将三棱柱变成扇形体11。然后,将八个扇形体11通过黏合剂一块块地拼接起来,并且每相邻的两块扇形体11用高强度黏合剂紧密粘结在一起;最后将由八块扇形体11拼接而成的圆柱体在机床上修整成棒球棒所需形状。
此外,还可以在棒球棒的顶部,也就是打击部的顶部内固定设置配重,用于增加击打时的力度。
实施例2
打击部1以及手柄部2不是一体结构,本棒球棒的制作工序简述如下:首先将原木沿直径切开,形成半圆柱体;其次在半圆柱体的基础上切割四个 三棱柱体,三棱柱体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半圆柱体的横截面为半圆,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与半圆的底边重叠,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45°,将三棱柱体的底面在机床上修整成圆弧面,进而将三棱柱变成扇形体11。然后将八个扇形体11通过黏合剂一块块地拼接起来,并且每相邻的两块扇形体11用高强度黏合剂紧密粘结在一起;最后将由八块扇形体11拼接形成打击部1。
如图4所示,手柄部2前端设有一个连接轴21,打击部1与连接轴21过盈连接使打击部1连接在手柄部2前端,最终形成棒球棒。
当组成棒球棒的扇形体11的数量足够多的时候,每块扇形体11的击面110均为原木的径切面,棒球棒的打击面基本上硬度是一致的,这样就不再区分打击面与非打击面,增加了棒球棒使用的灵活度。制作时,可对各个木片涂以不同的颜色,从而使成型后的棒球棒外型极其美观。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永德贸易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永德贸易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532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