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单车的偏支撑侧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54516.1 | 申请日: | 2015-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70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魏益铎;胡彦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小刀电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H1/02 | 分类号: | B62H1/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李丽萍 |
地址: | 301802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单车 支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车偏支撑,尤其涉及一种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摩托车的偏支撑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自行车、自行车、摩托车(统称为单车)普遍使用偏支撑来增加其方便安全的实用性,但是,现在市场上的偏支撑都是以单丝为转轴连接轴固定,尤其现在工业发展了生产加工中大都采用电动、气动工具组装,这样对组装时的力矩有很大的要求,力矩过大影响车梯的灵活性,而且牙纹易坏,力矩过小影响偏梯的牢固性,也是困扰研发人员的一大难题,同时也增加了生产厂家的售后服务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单车的偏支撑侧梯,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组装生过程中需要大力矩的问题,节省了组装工时,同时也可以实现偏梯使用过程可以转动灵活。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单车的偏支撑侧梯,包括偏梯主体和设置在车架上的通孔和上铆钉,设置在偏梯主体上的下铆钉,所述上铆钉和下铆钉之间设有拉簧;所述偏梯主体的顶端设有U型叉,所述车架的下边缘嵌在所述U型叉的叉口内,所述车架上的通孔与所述U型叉的叉口对正,所述U型叉的叉口和通孔中穿过一螺杆,所述螺杆上、位于所述U型叉的两侧分别套装有滑套,所述滑套的外径大于车架上通孔的直径,所述滑套的一侧设有挡台,所述挡台露在U型叉的叉口外侧,所述螺杆的尾端设有紧固螺母。
本实用新型用于单车的偏支撑侧梯,其中,所述偏梯主体的下端设有支撑脚板,所述偏梯主体的中部至所述支撑脚板之间连接有受力支架。所述支撑脚板倾斜于所述偏梯主体的轴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针对现有电动自行车、自行车、摩托车等侧梯安装时力矩不好控制,易坏,转动不灵活等现象,尤其是使用者可以既节省力又不会有油污接触到使用者,本实用新型在组装上无需注油,在符合强度要求的基础上,简化了结构,节省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偏梯连接结构方式可以实现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偏梯连接丝杆与轴套和U型支架,所述连接丝杆为带牙纹状态,配合滑套与车架固定支片所述见图!本实用新型侧支撑连接装置,其中所述U型支架孔大于车体支架孔,实现偏梯连接丝杆与轴套和U型支架安装在车体固定支架后实现转动灵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单车的偏支撑侧梯的主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用于单车的偏支撑侧梯的左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用于单车的偏支撑侧梯的右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单车的偏支撑侧梯的支撑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滑套放大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
1-车架 2-上铆钉 3-拉簧 4-下铆钉
5-偏梯主体 6-U型叉 7-螺杆 8-紧固螺母
9-滑套 91-挡台 10-受力支架 11-支撑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解释说明,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单车的偏支撑侧梯,包括偏梯主体5和设置在车架1上的通孔和上铆钉2,设置在偏梯主体5上的下铆钉4,所述上铆钉2和下铆钉4之间设有拉簧3;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梯主体5的顶端设有U型叉6,所述车架1的下边缘嵌在所述U型叉6的叉口内,所述车架1上的通孔与所述U型叉6的叉口对正,所述U型叉6的叉口和通孔中穿过一螺杆7,所述螺杆7上、位于所述U型叉6的两侧分别套装有滑套9,所述滑套9的外径大于车架1上通孔的直径,所述滑套9的一侧设有挡台91,所述挡台91露在U型叉6的叉口外侧,所述螺杆7的尾端设有紧固螺母8,如图5所示,由于将滑套9的部分轴向尺寸控制安装后的滑套9的挡台91之间的距离是略大于U型叉6在该方向上的尺寸,在组装过程中减小所需力矩,节省组装工时,同时,安装后还可以保证偏梯主体1转动灵活。为了增强强度,所述偏梯主体5的下端设有支撑脚板11,所述偏梯主体5的中部至所述支撑脚板11之间连接有受力支架10。所述支撑脚板11倾斜于所述偏梯主体5的轴向,该倾斜角度的确定是,只要用该偏梯支撑车体时,应该恰好能使所述支撑脚板11的平面可靠稳定地支撑与地面上,如图4所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小刀电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小刀电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545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行车用发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备胎固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