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火线安全插座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54913.9 | 申请日: | 2015-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245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朱金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金凤 |
主分类号: | H01R13/11 | 分类号: | H01R13/11;H01R13/66;H01F27/28;H01F27/22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32390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线 安全 插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施领域,特别地,是涉及一种电力插座。
背景技术
插座是电力基础设施,为终端用电设备的取电接口;目前的电力插座均采用直插式结构,即电器插头直接与零火线电性接触,因此,插座的一个插孔必对应于火线,倘若人体手指电性接触该插孔内的簧片,则必然导致触电,造成安全事故。
为此,在一些现有设计方案中,采用变压器原理设计插座,使零火线电性连接变压器的初级线圈,而使插座簧片电性连接变压器的次级线圈;但是,对于该种插座,只能供应功率极小的电器,普通家用电器,如功率在600w左右,额定电压为220V的,就需要3A左右的电流,对于普通变压器而言,由于初级线圈的铜丝直径很细,根本无法承受该种规模的电流,而若将初级线圈的铜丝增粗,则将使输入电阻大幅下降,甚至接近于零,则在空载的情况下,将有大量的电能损耗,造成巨大浪费。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火线安全插座,该无火线安全插座可以将火线隔离,提高安全性,并且可以为大电流用电器供电。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无火线安全插座包括铁芯;所述铁芯上绕置有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所述初级线圈包括两个以上由细铜丝制成的相同的分线圈,各所述分线圈并联于火线、零线之间;所述次级线圈由粗铜丝制成,其匝数与各分线圈相等;所述次级线圈的两个输出端电性连接一对插座簧片。
作为优选,所述粗铜丝的直径为1mm~1.4mm,可承受大致为5.5A~10.5A的电流;所述细铜丝的直径为0.2~0.4mm。
作为优选,所述铁芯上还设有一个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面朝下贴设在初级线圈侧的铁芯表面,而朝上的热面上贴覆一块导热板,该导热板延伸至次级线圈侧的铁芯表面,并与次级线圈侧的铁芯表面相接触;以将初级线圈侧的热量迁移至次级线圈侧,使热量在铁芯上形成均匀分布梯度,使铁芯不至于凝霜,同时又能解除初级线圈的发烫危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无火线安全插座在使用过程中,可将输入端的总电流分摊到各分线圈上,使分线圈的细铜丝可以承载,而输出端由于没有绕组规格限制,故而可以仅采用一个由粗铜丝构成的次级线圈,发热量完全可以由其粗铜丝承担;该插座的次级线圈输出时,由于隔离了火线,因此单独触碰任一个插孔内的簧片,均不会导致触电,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无火线安全插座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2是本无火线安全插座中,半导体制冷片与铁芯的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该无火线安全插座包括铁芯1;所述铁芯1上绕置有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3;所述初级线圈包括多个由细铜丝制成的相同的分线圈21,各所述分线圈21并联于火线、零线之间;所述次级线圈3由粗铜丝制成,其匝数与各分线圈21相等;所述次级线圈3的两个输出端电性连接一对插座簧片(未图示)。
上述的插座,所述粗铜丝的直径为1mm~1.4mm,按照电工标准,可承受大致为5.5A~10.5A的电流;所述细铜丝的直径为0.2~0.4mm,按照电工标准,可承受0.22A~0.88A的电流,故可采用大致25个分线圈21。
上述无火线安全插座在使用过程中,可将输入端的总电流分摊到各分线圈21上,使分线圈21的细铜丝可以承载,而输出端由于没有绕组规格限制,故而可以仅采用一个由粗铜丝构成的次级线圈3,发热量完全可以由其粗铜丝承担;该插座的次级线圈3输出时,由于隔离了火线,因此单独触碰任一个插孔内的簧片,均不会导致触电,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除此之外,所述铁芯1上还可以设置一个半导体制冷片4,如图2所示,所述半导体制冷片4的冷面朝下贴设在初级线圈(未图示)侧的铁芯表面,而朝上的热面上贴覆一块导热板5,该导热板5延伸至次级线圈(未图示)侧的铁芯表面,并与次级线圈侧的铁芯表面相接触;以将初级线圈侧的热量迁移至次级线圈侧,使热量在铁芯上形成均匀分布梯度,使铁芯不至于凝霜,同时又能解除初级线圈的发烫危险。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金凤;,未经朱金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549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电容降压类产品充电接口上的防触电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台阶式充电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