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接线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54932.1 | 申请日: | 2015-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243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朱金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金凤 |
主分类号: | H01M2/30 | 分类号: | H01M2/30;H01M2/26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32390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线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领域,特别地,是涉及一种柱形电池。
背景技术
在实验过程中,通常需要临时使用电池,由于大部分实验是在非标准条件下进行的,器材的缺乏是常见现象,尤其如电池盒的缺乏;而在电池的串并联过程中,只能人为地用手将电池固定,以实现串并联,此操作通常会出现一两个手用不过来的情况,往往需要旁人帮忙,实验过程十分麻烦。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线电池,该接线电池的正负电极均可直接接线,方便于搭建临时电路。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接线电池包括柱形基体,以及该柱形基体两端的正电极和负电极;所述正电极的中央形成一个圆柱形凸起,该圆柱形凸起上制有一个横向贯穿圆柱形凸起的通孔;所述负电极从所述柱形基体的底部向柱形基体的侧壁延伸,并在柱形基体的侧壁下部形成一道围绕柱形基体的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上方通过绝缘环使柱形基体的侧壁上部与所述负电极电性隔离。
作为优选,所述环形凹槽的宽度为1mm~3mm,深度与宽度相等,以适应常规的圆形实验导线。
作为优选,所述负电极的中央制有一个凹孔,所述凹孔的尺寸与所述正电极上的圆柱形凸起相匹配,使该圆柱形凸起可以插接入所述凹孔,为电池间的串联提供便利;进一步地,所述正电极和负电极中的一个为磁性电极,另一个为铁质电极,使串接的正负电极可以相互吸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接线电池在使用时,连接导线在正电极处可以连接于正电极上的通孔,而负电极处的导线则可以连接负电极上的环形凹槽,从而在没有电池盒的情况下,实现多节电池之间的串并联,为搭建临时电路提供便利;同时,该种电池的正负电极的外廓与传统电池基本一致,同样适应于普通电池盒,既可以常规性使用,又便于搭建临时电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接线电池的实施例一示意图。
图2是本接线电池的实施例二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在图1所示实施例一中,该接线电池包括柱形基体1,以及该柱形基体1两端的正电极21和负电极22。
所述正电极21的中央形成一个圆柱形凸起,该圆柱形凸起上制有一个横向贯穿圆柱形凸起的通孔210。
所述负电极22从所述柱形基体1的底部向柱形基体1的侧壁延伸,并在柱形基体1的侧壁下部形成一道围绕柱形基体1的环形凹槽221;所述环形凹槽221上方通过绝缘环12使柱形基体1的侧壁上部与所述负电极22电性隔离;所述环形凹槽221的宽度为1mm~3mm,深度与宽度相等,以适应常规的圆形实验导线。
上述接线电池在使用时,连接导线在正电极21处可以连接于正电极上的通孔210,而负电极22处的导线则可以连接负电极22上的环形凹槽221,从而在没有电池盒的情况下,实现多节电池之间的串并联,为搭建临时电路提供便利;同时,该种电池的正负电极的外廓与传统电池基本一致,同样适应于普通电池盒,既可以常规性使用,又便于搭建临时电路。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二中,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负电极22的中央制有一个凹孔220,所述凹孔220的尺寸与所述正电极21上的圆柱形凸起相匹配,使该圆柱形凸起可以插接入所述凹孔220,为电池间的串联提供便利;并且,所述正电极21和负电极22中的一个为磁性电极,另一个为铁质电极,使串接的正负电极可以相互吸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金凤;,未经朱金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549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螺纹型可灭菌微生物燃料电池容器
- 下一篇:一种电池模组内的电极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