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锯切面垂直度和锯条拉齿的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55636.3 | 申请日: | 2015-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481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吴学远;陈则煌;凌振飞;李斌胜;吴明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飘哲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7/00 | 分类号: | B23Q17/00;B23Q17/09;B23Q1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面 垂直 锯条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带锯床锯切工艺参数的在线检测技术范畴,特别是指带锯床加工过程中,实时检测工件锯切面垂直度和锯条拉齿工艺参数的系统。
背景技术
机械零部件的金加工工艺流程始于锯切工序,锯切是零件加工过程中重要的组成环节;因此,锯床广泛地应用于钢铁、机械、汽车、造船、石油、矿山和航空航天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1933年,美国杜尔(DOALL)公司率先提出带锯锯切工艺,颠覆了传统的弓型、圆盘锯切工艺;1964年,历时32年持续攻关、带锯锯切工艺取得实质性突破--双金属锯条诞生,时至今日带锯床始终牢牢占据锯床业的主导地位。带锯床锯切速度快、直径大,锯口消耗少、精度高,给金属锯切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1967年至1977年,美国带锯床产量年增31%,占同期锯床总产量的80%以上,并迅速风靡发达国家。现代化数控带锯床不仅自身的生产效率极高,而且因锯切产品的质量上乘--大大减少了后续工序的二次加工量,提高了零部件金加工全流程的效率。数控带锯床的另一优势是低耗:不但减少了锯切耗材--锯条的消耗,同时降低了劳动强度和用工数、以及待加工件的材料耗损。数控带锯床代表了现代制造工业朝着高效率,高精度和低消耗的发展方向。
我国的带锯床与其它行业相拟,走的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造之路。
·1968年,湖南机床厂引进国外带锯床,消化吸收后着手仿制;1985年,代表性成果---双金属锯条试制成功。
·1986年,上海沪南带锯厂根据美国公司的图纸资料,推出带锯床样机。
·九十年代初,名不见经传的浙江省缙云县壶镇带锯床异军崛起;1998年,首台壶镇产带锯床问世。适逢我国经济高速持续发展机遇期,区域块状经济为特征的壶镇锯床以低水平、低投入和低成本的扩张方式,迎合了当时中国制造业的需要;短短几年就挤占了全国带锯床市场份额的70%。2009年,中国跃居世界带锯床第一大生产国;2011年,壶镇专业带锯床的产值突破15亿元。支撑壶镇带锯床崛起的是遍布全国的销售网、区域块状经济的成本优势、加上机制灵活等非技术因素。
201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2012年中国带锯床“粗放增长”模式已呈现难以为继的囧态:产品同质化、价格战和低价无序竞争成业界的主旋律。锯床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薄弱,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如日本阿玛达公司的S400FA带锯床报价约22万、是国产同类带锯床的4倍;台湾带锯床的90%出口,国内同行的外销之旅至今仍举步维艰。目前,国产带锯床在整机的机械结构设计、零部件加工精度、组装调试手段方面,与发达国家差距不大、甚至难分仲伯。工信部“机床工具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从整体来说行业大而不强,数控系统和关键功能部件发展滞后等问题明显制约着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并在“重点发展产品--切削刀具及量具量仪”项中,明确研发的内容是“数字化精密量具和量仪,在线检测自动化量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飘哲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飘哲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556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自动磨刀机加工装置
- 下一篇:截断机防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