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润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56102.2 | 申请日: | 2015-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29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冯攀;张令华;李刚田;田成;宋洪林;张子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11/00 | 分类号: | F16N1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侯绪军 |
地址: | 2501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润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往复旋转部件的自动润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润滑装置往往是电机驱动或者手工注油的方式润滑,特别是一些往复旋转部件(如万向联轴器等)的润滑多采用停车手工加油的方式,此方法耗时耗力、润滑连贯性差、操作标准化程度低,尤其是在一些采用了大量往复旋转部件的生产线中,传统润滑方式无法满足现场设备维护的需要,常常会因为欠润滑导致设备故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往复旋转部件的自动润滑装置,实现在不停机状态下对往复旋转部件的润滑。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润滑装置,包括惯性砝码、活塞、油缸、储油囊和连接各元件的管路,所述惯性砝码与活塞连接,所述活塞安装在油缸内,可在油缸内做轴线方向的推拉运动,所述油缸连接注油管路和补油管路,所述注油管路通过注油接头与需要润滑的设备相连接,所述补油管路通过快速接头组与储油囊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惯性砝码由多个砝码块组合而成,可根据往复旋转部件的加速度的大小来增减砝码的数量,调节惯性砝码的总质量即调节推拉活塞的力的大小,从而使活塞能够平滑顺畅地在油缸内运动。
进一步,所述活塞与油缸之间设有导向环和密封圈,保证二者之间的相对运动仅为轴线方向的运动,不会产生径向偏移,从而导致润滑脂泄露。
进一步,所述油缸与活塞相对的端部设置有两个油管接头,分别连接注油管路和补油管路。
进一步,所述注油管路和补油管路安装有单向阀,且其安装方向相反;所述单向阀为弹簧式单向阀,弹簧的弹力使单向阀处于常闭状态。当管路压力大于弹簧的弹力时,单向阀打开接通油路。
进一步,所述储油囊采用弹性橡胶材料,其外形可根据内部润滑脂的总量来膨胀或者收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润滑装置,不使用单独的驱动原件,而是把往复旋转运动中不断变化的加速度转化为该装置的源动力,在部件的旋转过程中,把润滑脂从储油囊抽到油缸内,再加入到润滑点,从而完成注油动作,实现了在不停机状态下对往复旋转部件的润滑。此外,该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应用范围广,解决了传统往复旋转部件润滑的诸多难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动润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油缸与活塞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惯性砝码,2-活塞,3-油缸,4-注油管路,5-补油管路,6-注油管路单向阀,7-补油管路单向阀,8-注油接头,9-快速接头组,10-储油囊,11-导向环,12-密封圈,13-油管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自动润滑装置,包括惯性砝码1、活塞2、油缸3、储油囊10和连接各元件的管路,所述惯性砝码1与活塞2连接,所述活塞2安装在油缸3内,可在油缸3内做轴线方向的推拉运动,所述油缸3连接注油管路4和补油管路5,所述注油管路4通过注油接头8与需要润滑的设备相连接,所述补油管路5通过快速接头组9与储油囊10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惯性砝码1由多个砝码块组合而成,可根据往复旋转部件的加速度的大小来增减砝码的数量,调节惯性砝码1的总质量即调节推拉活塞2的力的大小,从而使活塞2能够平滑顺畅地在油缸3内运动。
进一步,所述活塞2与油缸3之间设有导向环11和密封圈12,保证二者之间的相对运动仅为轴线方向的运动,不会产生径向偏移,从而导致润滑脂泄露。
进一步,所述油缸3与活塞2相对的端部设置有两个油管接头13,分别连接注油管路4和补油管路5。
进一步,所述注油管路4和补油管路5安装有单向阀6、7,且其安装方向相反;所述单向阀6、7为弹簧式单向阀,弹簧的弹力使单向阀处于常闭状态。当管路压力大于弹簧的弹力时,单向阀打开接通油路。
进一步,所述储油囊10采用弹性橡胶材料,其外形可根据内部润滑脂的总量来膨胀或者收缩,其内的润滑脂增多时会膨胀,润滑脂减少时会收缩。
本装置各元件之间相互固定,作为一个整体安装在需要润滑的往复旋转部件表面,且使活塞2的轴线方向与部件的圆周运动切线方向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561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噪音机摆线型机油泵
- 下一篇:塑料盖自动下盖机下盖滑道压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