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套管的流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57350.9 | 申请日: | 2015-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440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何欢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盈时(广州)专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15 | 分类号: | A61B1/015;A61B1/012;A61B1/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套管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硬管内窥镜套管的气体和液体流道设计。
背景技术
肛肠内镜治疗仪是肛肠类疾病治疗和诊断中的必要设备,内窥镜套管作为肛肠内镜治疗仪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是套设在内镜治疗仪的探头外部,用以保护内镜治疗仪的探头。
相关专利:1、专利号为ZL00720055379.1;2、专利号为ZL201220103002.X。以上两个公开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两种内窥镜套管探头的结构。此种内窥镜套管,其在治疗过程中,容易被肠道内的粘液等污物粘上镜头,遮挡视线,需要利用外接的水、气对镜头进行清洗,从而方便使用,但是,其清洗镜面的面积小,清洗效果差,起不到很好的清洗作用,在清洗时,极不方便,会增加病人的痛苦。
现有技术缺陷主要表现为该类型套管的导流结构通过添加微型附件干预气流和水流的方向,附件过于微小,经过注塑、手工组装等工序,容易出现形变和安装不到位等误差,容错较小,致使产品效果参差。不但增加了手工环节还增加了不良报废率,造成成本上升,最终转嫁到用户的使用成本上。从流体力学的角度分析,通过附件干预流体的流向会增加流体动力的损耗,降低气流水流的喷射力度,影响清洗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设计更加简练,制造成本更加经济的套管流道设计,同时所述的套管的流道结构能减少流体动力的损失,保证气流水流的喷射力度,清洗效果更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套管的流道结构,包括转接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体上设有气体流道和液体流道,所述转接体搭配有先端镜头本体,所述转接体与先端镜头本体为一体式成型,所述流道开设在转接体的后侧表面。
作为优选,所述流道为一U型结构,U型开口向下。
作为优选,所述流道开口端的深度比流道另一端的深度浅。
作为优选,所述流道开口指向转接体的截面几何圆心。
作为优选,所述流道设有两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把镜头部分的导流结构整合到镜头的构件中,通过精密注塑一次实现,保证产品质量一致度,也更易于实现,在意义上整个气与水的通道是一体连续的,而不是现有技术中通过附件干预气与水的方向,从流体力学的角度可以减少流体动力的损耗,提供更强力的气流水流喷射,提高清洗能力,此外,本设计使得气流和水流更加紧贴被清洗的表面,也能更好的进行清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套管的流道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套管的流道结构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所示,一种套管的流道结构,包括转接体1,所述转接体1上设有流道11和流道12,所述转接体1搭配有先端镜头本体2,所述转接体1与先端镜头本体2为一体式成型设置。
流道11和12的形状都是U型的,具体的是,流道设置在转接体1后侧表面,流道圆滑的一端为盲端,流道11和流道12之间有一凹口13,两个流道成一定夹角排布,呈V型。
为了提高清晰的效果,两个流道所成的夹角,使流道开口指向转接体1的截面几何圆心。而为了提高水流、气流喷出的力度,流道开口一端的深度比盲端的深度小,在胶合紧贴到镜头上时形成压压迫口,使水气喷射而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盈时(广州)专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盈时(广州)专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573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