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脱硫喷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57795.7 | 申请日: | 2015-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682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凌昌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凌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0 | 分类号: | B01D53/80;B01D53/76;B01D53/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44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脱硫 喷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硫脱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脱硫吸收塔用的脱硫喷管。
背景技术
在脱硫吸收塔中,一般采用脱硫喷管喷出雾状的石灰浆液与废烟中的硫发生反应,从而达到除硫的效果,使烟气达标排放。现有的脱硫喷管通过悬吊方式固定在脱硫吸收塔内,容易磨损变薄、断裂,脱硫喷管的喷嘴的结构不合理,容易堵塞,影响脱硫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易堵塞的、安装方式合理、不易磨损、具有缓冲性能、使用寿命长的新型脱硫喷管。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新型的脱硫喷管,包括主喷管和支喷管,所述主喷管与支喷管垂直连接,所述主喷管与支喷管的下方设有支撑梁,所述主喷管、支喷管与支撑梁之间用鞍型底座和弓形抱箍进行连接,所述主喷管与支喷管朝下一面安装有喷嘴,所述喷嘴包括进液主管、进液分管、喷嘴壳体、旋转装置、氧化风管,进液主管通过两根进液分管连接在喷嘴壳体上,所述喷嘴壳体内部设有一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由转轴及叶片组成,所述叶片均匀安装在转轴上,所述转轴两端通过活动连接安装在喷嘴壳体上,所述喷嘴壳体的顶部设有氧化风管,所述氧化风管伸入到喷嘴壳体内,氧化风管的出口对准旋转装置的叶片。
进一步的,所述叶片由圆弧段和渐开线段构成,所述渐开线段上设有导流槽。
进一步的,所述喷嘴上的两根进液分管在喷嘴壳体内的出口分别对准旋转装置的叶片上半部和下半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采用新型的喷嘴结构,两根进液分管错位喷射旋转装置的上下叶片,再结合氧化风管气流的喷射叶片作用,旋转装置高速旋转,将石灰浆液沿叶片的渐开线和导流槽离心甩出,同时与氧化风管气流充分混合,不但石灰浆液喷嘴不易堵塞、喷出的雾化程度高,而且雾状的石灰浆与含硫烟气反应过程中有氧化风参与,脱硫效果远高于现有喷嘴。
(2)本实用新型的主喷管和支喷管采用底部支撑受力方式,比现有的悬吊式受力更合理,弹簧钢做成的鞍型底座具有良好的弹性,能很好地缓冲喷嘴的反冲力和振动,防止支撑梁与石灰浆管之间的磨损,有效地提高了石灰浆管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喷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主喷管,2—支喷管,3—喷嘴,4—支撑梁,5—脱硫吸收塔,6—鞍型底座,7—弓形抱箍,8—进液主管,9—进液分管,10—喷嘴壳体,11—叶片,12—转轴,13—氧化风管,14—圆弧段,15—渐开线段,16—导流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的脱硫喷管,由一根主喷管1和三根支喷管2组成,管体材料均采用耐腐蚀的玻璃钢。主喷管1伸入到脱硫吸收塔5内,与三根支喷管2垂直连接。
如图2、图3所示,主喷管1和支喷管2的下方分别设有起支撑作用的支撑梁4,支撑梁4采用槽钢制作,外表包一层耐腐蚀的橡胶。主喷管1、支喷管2与支撑梁4之间用鞍型底座6和弓形抱箍7进行连接,鞍型底座6上部托住主喷管1或支喷管2,弓形抱箍7从外部将主喷管1或支喷管2和支撑梁4固定在一起。鞍型底座6采用弹簧钢片制作,具有良好的弹性,能很好地缓冲喷嘴3的反冲力和振动,防止支撑梁4与石灰浆管之间的磨损,有效地提高了石灰浆管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凌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凌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577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