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增压型高效除尘风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57902.6 | 申请日: | 2015-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415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赵文彬;王金凤;李士栋;乔善成;王开德;王晓良;和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肥城矿业集团单县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C35/22 | 分类号: | E21C35/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9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压 高效 除尘 风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增压型高效除尘风机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除尘风机,主要是通过风机吸风,后部喷淋设施喷淋降尘来实现工作面降尘的,但由于除尘风机吸风量不足,风机除尘效率较低,综掘产尘后受风筒出风口风筒作用场易造成粉尘扩散,从而影响其捕尘效果。现有技术中除尘风机的运行效率和除尘性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解决现有除尘技术中除尘风机中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增压型高效除尘风机方案。
其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增压型高校除尘风机系统,包括除尘风机本体、与本体连接的环形内凹结构吸风口和风机尾部的排污风风筒;风水联动高效喷雾降尘系统,与该系统配套的还有掘进巷道的分风增压装置以及综掘机滚筒与摇臂相接处的一组润湿孔口,其特征在于:利用分风、增压结构和喷雾降尘系统提升除尘风机的污风吸收率,调整的螺旋滚筒机构出水口位置,利用高压水和离心力进行截割煤体的润湿。
上述除尘风机吸风口设计为环形内凹结构,吸风口处环形内凹型结构与除尘风机内壁呈弧形结构,两者之间的间距可在30~50mm范围内,上述环形内凹结构弧度角度外切150度。
上述综掘滚筒控尘利用风水联动喷雾控尘,其中风压控制在0.3~0.5MPa,用水量为54~80L/min(在此工作压力下,纯水喷头用水量约在162~230L/min)。
上述利用掘进巷道风筒分风增压控尘,分风口处利用风筒分风钢性铰链,分风量占总风量的30~50%。
上述综掘机利用螺旋结构与摇臂交接处高压水润湿煤体,减少综掘产尘。润湿孔口机构呈正米字结构,布置润湿孔8个,喷口方向与螺旋机构夹角为75度。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内螺旋结构出水口位置对截割煤体进行润湿,利用风水联动除尘设备提高雾滴液化效果的同时进行控尘,采用环形内凹结构改善吸风口的吸尘效果,提高风机吸风压力;利用风筒分风进行增压控尘。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压、控尘等手段,综合减尘、控尘、除尘为一体,可有效减少粉尘的产生,防止粉尘大范围扩散的同时还能极大的提高除尘风机的除尘效率和除尘效果,具有相当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是螺旋机构与悬臂部分构造示意图。
图中1.除尘风机吸风口环状内凹结构,2.除尘风机外接风筒,3.风筒分风出口,4综掘机润湿孔,5.风水联动控尘系统,6.综掘机摇臂,7.综掘机机身,8.综掘机滚筒,9.控风范围,10.除尘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
一种增压型高效除尘风机系统,包括除尘风机本体以及本体连接的环形内凹增压吸尘结构1,除尘风机后续连接增压延长风筒2,巷道内原有风筒分风控尘风筒3以及综掘设备机体上的湿式煤体润湿孔4和摇臂附近改良的风水联动外喷雾系统5等部分。
该系统增压系统主要是风机环形内凹型增压吸风结构1,此结构距除尘风机外壳壁面尺寸在50~100mm范围,上述环形内凹结构弧度角度外切150度;
上述后接延长风筒2长度在8~15m为宜;
上述利用掘进巷道风筒分风增压控尘风筒及分风口处利用风筒分风钢圈铰链3,分风量占总风量的30~50%;
上述割煤机滚筒螺旋与摇臂相接处润湿孔4呈正米字结构布置,布置润湿孔8个,孔口角度与螺旋机构夹角为75度,利用高压水润湿煤体,有效减少了润湿孔口的堵塞率,减少综掘产尘;
上述综掘滚筒控尘利用风水联动喷雾控尘结构5;其中风压控制在0.3~0.5MPa,用水量为54~80L/min。
其工作原理大致是:
工作时,利用分风器将掘进迎头风筒风流分风引入掘进迎头,使其对掘进机截割滚筒部位供风控尘增压;开启高压雾化喷头和摇臂上端润湿口对综掘机滚筒附近进行润湿控尘;展开除尘风机尾部减压风筒,开启综掘机上的除尘风机并及时调整吸尘口位置。
当开启综掘机械设备后,截割煤体或岩体首先受高压水雾及滚筒螺旋机构与摇臂相接处高压水润湿减少煤体和岩体粉尘的产生,且减少润湿孔口的堵塞率;同时利用分风气流与风水联动水幕进行控尘,减少粉尘的扩散且使产尘处于高压区域;利用改进吸风口结构的增压型吸风机高效吸尘并利用风机原有喷淋设施喷淋降尘,污风利用后接除尘风筒及时排出工作区域。
上述方式中未述及的有关技术内容采取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的教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作出这样或那样的容易变化方式,诸如等同方式或明显变形方式。上述的变化方式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肥城矿业集团单县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肥城矿业集团单县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579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盾构机尾盾
- 下一篇:一种自动岩屑捞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