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战场一体式便携胸腔闭式引流及自体血回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58049.X | 申请日: | 2015-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18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梁宏亮;刘金成;杨剑;易蔚;魏旭峰;刘洋;董小超;朱海龙;侯慧媛;俞世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1/36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婷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战场 体式 便携 胸腔 引流 体血回输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医疗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可用于战场、野外等紧急条件下的便携式胸腔闭式引流及自体血回输系统。
背景技术
血胸是指全血积存在胸腔内,绝大多数血胸是因穿透性或钝性胸部创伤引起。在战场条件下,无论是刀伤、子弹伤、震伤等均可能引发血胸,而当血胸产生后如不及时治疗处理,可出现呼吸急促、血压逐步下降等低血容量休克症状,严重威胁生命安全。
对于血胸的治疗处理,临床上常采用胸腔闭式引流的方法,将胸腔内的积血利用负压的原理吸出体外,减轻胸腔压力和积血对心肺组织的压迫,而目前临床常用的胸腔闭室引流包的体积、重量相对较大,操作和携带都不方便,不适用于战时前线、院外、野外事故现场胸部创伤的急救。
另外,目前的胸腔闭式引流装置还存在的缺陷是,由于野外、战时条件下胸外伤引发血胸的比例较大,严重时胸腔当中的积血量可能达到几千毫升,造成失血性休克。如仅通过闭式引流的方式将这些积血引流排除,那么势必需要通过体外输血的方式及时为伤员补充血液。但在战时、野外等医疗条件有限的情况下,难以配备足够的血量,无法进行交叉配血,尤其是出现大规模伤员时,闭式引流解决了胸腔积血问题,但不能解决伤员大量失血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闭式引流和自体血回输功能于一体的系统,在紧急条件下应对血胸、气胸等胸外科急症,而且实现流入胸腔的自体血液回输,进而解决失血性休克问题,为伤员的治疗、转移提供宝贵的时间。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战场一体式便携胸腔闭式引流及自体血回输系统,包括依次可拆卸式连接的穿刺器、负压装置、收集装置和输液器,其中负压装置提供负压环境,在负压作用下血液从穿刺器进入到负压装置中,继而导入到收集装置并通过输液器回输给伤员。
进一步地,所述的穿刺器包括针管,针管的后端管壁上贯连有支管,支管通过引流管与负压装置连接;从针管后端向针管中装配一个前端呈尖刺状且可从针管前端伸出的针芯,针管后端还设置有用于密封针管后端的第一塞体。
进一步地,所述的针管外壁上设置有固定盘,固定盘带有中心孔,中心孔上有弹圈,固定盘通过弹圈套装在针管外壁上,并在固定盘上设置有固定带。
进一步地,所述的负压装置包括轴向可折叠的压缩桶,压缩桶顶面设置有排气口,排气口上带有第二塞体,排气口中安装有只能使气体从压缩桶向外排出的单向阀;压缩桶底面上安装有用于和收集装置连接的导液口,导液口上设置有第三塞体;压缩桶顶部侧面设置有用于和穿刺器连接的连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的压缩桶中设置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压缩桶的顶面、底面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压缩桶外壁上设置有用于压缩桶在压缩状态时对压缩桶进行固定的扎带。
进一步地,所述的收集装置包括收集袋,收集袋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进液口、出液口,在进液口上设置有第四塞体,出液口上设置有第五塞体;所述的输液器的穿刺端从第五塞体中刺入收集袋中;收集袋上设置有刻度,收集袋顶部设置有挂环。
进一步地,所述的系统还包括附件,附件包括一个不大于压缩桶底面的圆板,圆板上带有凹面,凹面中设置有固定卡,固定卡上分别可拆卸地固定有手术刀和局麻注射器;凹面中还设置有敷料;穿过圆板开设有一个固定孔。
进一步地,所述的收集袋中靠近出液口的部位设置有过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的收集袋的外部可拆卸的环绕设置有充气式气囊,气囊充气后对收集袋进行挤压。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1.该系统整体结构小,携带方便,可采用压缩的方式进行携带保存,使用方便;
2.集成了自体血回输功能,可将引流出的积血再次回输到患者体内,在紧急条件下解决伤员大量失血问题;
3.系统中集成了各类附件,能在紧急条件下快速完成穿刺和引流过程,操作要求小,稍经培训即可适用于伤员的自救;
4.设置了专门的血液导出机构,及血液回输装置,并具备血液抗凝功能,保证血液回输过程的顺利进行;
5.该系统的使用可为伤员赢取宝贵的转移时间,是紧急条件下处理血胸的有力辅助器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穿刺引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穿刺针引流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穿刺针的针芯结构示意图;
图5为负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580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