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盗监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58830.7 | 申请日: | 2015-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4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吴敏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敏卿 |
主分类号: | G08B13/181 | 分类号: | G08B13/18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8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盗 监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监控系统,特别涉及的是一种防盗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小容量变压器的低压引线都是采用低压线圈直接与接线片连接的方式。然而,由于变压器的引线数量较多,各种引线交叉在一起,使其杂乱无章且很难辨认,从而造成了维修和更换的不便。
因此,为避免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改良结构的防盗监控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盗监控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具体技术方案:防盗监控系统,包括有红外发射电路、红外接收电路、电子开关电路、单片机控制电路、声响提示电路和无线发射报警电路,所述红外接收电路接收红外发射电路发射出的红外光信号,并将该信号经电子开关电路传输到单片机控制电路,所述单片机控制电路的输出信号分别发送至声响提示电路和无线发射报警电路,所述单片机控制电路还与看门狗复位电路双向数据通信。
所述红外发射电路由电池GB输出端连接的红外发光线二极管VLl、VL2和时基集成模块IC2构成,所述电池GB串联有开关S。
所述红外接收电路由红外光敏二极管VLS及其输出端连接的非门集成电路IC6构成。
所述电子开关电路由电子开关集成电路IC3及其输出端依次连接的晶体管V1、二极管D1构成。
所述无线发射报警电路通过FDD400无线发射模块IC5向主机接收模块发送报警信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当有人穿过红外发射电路与红外接收电路之间时,本实用新型经单片机控制电路判断后,通过无线发射报警电路向主机接收模块发送报警信息,达到无线远程监控的目的,并现场发出报警声响,广泛应用于银行金库存、档案馆、博物馆等场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方框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红外发射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盗监控系统,包括有红外发射电路、红外接收电路、电子开关电路、单片机控制电路、声响提示电路和无线发射报警电路,所述红外接收电路接收红外发射电路发射出的红外光信号,并将该信号经电子开关电路传输到单片机控制电路,所述单片机控制电路的输出信号分别发送至声响提示电路和无线发射报警电路,所述单片机控制电路还与看门狗复位电路双向数据通信。
所述红外发射电路由电池GB输出端连接的红外发光线二极管VLl、VL2和时基集成模块IC2构成,所述电池GB串联有开关S,所述红外接收电路由红外光敏二极管VLS及其输出端连接的非门集成电路IC6构成,所述电子开关电路由电子开关集成电路IC3及其输出端依次连接的晶体管V1、二极管D1构成。
平时,红外光敏二极管VLS接收不到红外发光线二极管VLl、VL2发射的红外光,电子开关集成电路IC3的第8脚输出高电平,使晶体管V1导通,其集电极呈低电平输出,此信号输入到单片机ICl的第33脚也呈低电平状态,经单片机ICl内部程序判断后,不发出控制信号。
当有非法入侵人员在红外发光线二极管VLl、VL2或从红外发光线二极管VLl、VL2前方走过时,红外发光线二极管VLl、VL2发射的红外光被人体反射回来一部分,红外光敏二极管VLS接收到反射回来的红外光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该电信号经非门集成电路IC6放大及电子开关集成电路IC3译码处理后,从电子开关集成电路IC3的第8脚输出低电平,使晶体管V1截止,其集电极呈高电平输出,此信号输入到单片机ICl的第33脚也呈高电平状态,经单片机ICl内部程序判断后发出控制信号。第一路输出,由单片机ICl的第7脚输出低电平,经电阻R11限流,使三极管01导通,讯响器BY得电发出报警声;另一路输出,由单片机ICl的第1脚输出触发信号,经电容C10耦合,输入到FDD400无线发射模块IC5,通过对载频进行调制后向外发射,向主机接收模块发送报警信息,显示报警地址方位,达到无线远程监控的目的,并现场发出报警声响。
但是,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示例性的,是为了更好的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专利,不能理解为是对本专利包括范围的限制;只要是根据本专利所揭示精神的所作的任何等同变更或修饰,均落入本专利包括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敏卿,未经吴敏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588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校园教学大楼手动报警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实验室防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