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锅炉排渣口防堵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59665.7 | 申请日: | 2015-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934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承德环能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44 | 分类号: | F23G5/4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旭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6 | 代理人: | 谭琳娜 |
地址: | 067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流化床 垃圾 焚烧 锅炉 排渣口防堵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锅炉排渣口防堵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每天至少要进行一次炉膛排渣处理,由于垃圾焚烧的炉渣颗粒不大,且一般多为不规则的颗粒,因而圆管状的排渣管道经常出现堵塞现象。另一方面,由于在垃圾中经常混有石块等异物,其也极易造成排渣管道中产生堵塞,导致炉渣无法排出。为保证锅炉焚烧的稳定,就需要人工进行捅渣,但人工捅渣操作工作强度大且比较危险,有着很大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锅炉排渣口防堵料装置,以克服现有人工捅渣方式的不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锅炉排渣口防堵料装置,包括倾斜设置于排渣管道外壁上的容置腔,在所述容置腔内滑动设有一端可探入所述排渣管道中的捅渣杆,所述捅渣杆与容置腔内壁间为滑动密封,在所述容置腔的端部连接有高压进气管,所述捅渣杆在高压进气管进气推动下、具有探入所述排渣通道内的运动;在所述容置腔的端部连接设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安装有排气电磁阀,在所述容置腔内还设有套设于所述捅渣杆上、并在所述排气电磁阀开启时,推动所述捅渣杆向所述容置腔内回位的弹簧。
进一步的,在所述容置腔的外周壁上设有冷却水管。
进一步的,所述捅渣杆可探入排渣管道内的一端为锥形。
进一步的,在所述排气管上串接有滤油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锅炉排渣口防堵料装置,在排渣时,利用高压气体推动捅渣杆探入排渣管道中,以可对排渣管道中的渣料进行松动。而通过排气电磁阀的开启,并同时利用弹簧使捅渣杆回位,可实现捅渣杆在高压气体和弹簧作用下的往复运动,从而可自动实现排渣通道的捅渣操作,以克服现有人工捅渣方式的不足。设置冷却水管可防止因高温导致捅渣杆与容置腔内壁间滑动密封性能的下降,使捅渣杆探入排渣管道内的一端设置为锥形可有利于捅渣杆于排渣管道内的探入,而在排气管上设置滤油器可防止排出气体中的润滑油成分进入大气中,避免造成空气污染。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锅炉排渣口防堵料装置的结构简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排渣管道,2-管体,3-端板,4-容置腔,5-捅渣杆,6-排气电磁阀,7-弹簧,8-冷却水管,9-高压进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锅炉排渣口防堵料装置,如图1中所示,其包括倾斜设置于排渣管道1外壁上的容置腔4,容置腔4由管体2和设于管体2内的端板3围构而成。在容置腔4内滑动设有一端可探入排渣管道1中的捅渣杆5,捅渣杆5为半径不同的两段式,捅渣杆5的滑动由容置腔4的内壁与一侧端板3上的通孔进行支撑,且捅渣杆5与容置腔4内壁间为滑动密封。在容置腔4的端部连接有高压进气管9,捅渣杆5在高压进气管9进气推动下、具有探入排渣通道1内的运动。在容置腔4的端部还连接设有排气管,在排气管上安装有排气电磁阀6,在容置腔4内还设有套设于捅渣杆5上、并在排气电磁阀6开启时,推动捅渣杆5向容置腔4内回位的弹簧7。
本实施例中捅渣杆5与容置腔4内壁间的滑动密封,可由捅渣杆5外周壁与容置腔4内壁间紧密配合,并辅以形成油膜的润滑油实现。为此高压气管9的进气端可连接于有油空压机上,而为防止因高温导致捅渣杆5与容置腔4内壁间滑动密封性能的下降,在容置腔4的外周壁上设有冷却水管8,冷却水管8可为缠绕设置在管体2的外周壁上。为防止排气管所排气体对大气造成污染,在排气管上也串接有图中未示出的滤油器,且滤油器可设置在排气管上位于排气电磁阀6的上游,当然滤油器也可设置于排气电磁阀6的下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承德环能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承德环能热电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596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