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热织物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60532.1 | 申请日: | 2015-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983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戴可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康满家新营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54 | 分类号: | H05B3/54;D03D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高之波;邬玥 |
地址: | 321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热 织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织物材料,尤其涉及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具有通电发热功能的一种发热织物。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座椅、加热保健床垫,瑜伽垫,靠背等使用场所需要能够发热的织物。碳纤维发热材料作为发热织物中一种发热材料,可释放5-20um波长的远红外线,能够改善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而成为目前流行的发热材料并给广泛地应用于织物中。
现有技术中的发热织物,通常采用织物线、碳纤维线垂直编制而成。但是为了保证绝缘效果,通常会采用多层织物线包裹碳纤维线的方式,但此种结构的发热织物的随着人体对其施加的力,会导致织物线与碳纤维线发生位移,从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发热织物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发热织物,用以防止织物线与碳纤维线发生位移,提高发热织物的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热织物,包括织物线、多根碳纤维线和导线,织物线、碳纤维线和导线通过编织形成织物层,碳纤维线和导线电性连接,该发热织物还包括至少设置在织物层两侧的绝缘层,以及夹持绝缘层的封边部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线为两根且与碳纤维线并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碳纤维线均匀间隔地布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封边部件为由弹性绝缘材料制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绝缘层整体包裹所述织物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封边部件包括基部,自基部垂直伸出并用以夹持织物层的第一凸伸部和第二凸伸部,所述第一凸伸部与第二凸伸部之间形成夹持织物层的凹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凸伸部远离基部的另一端的端部设有相向设置的凸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凸起的横截面为半圆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织物层的边缘设置夹持织物层的封边部件,有效地防止了织物线与碳纤维线发生位移,提高发热织物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发热织物去除绝缘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沿图1中导线的横断面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封边部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沿图1中导线的横断面方向在实施例二中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2、图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发热织物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一种发热织物100,包括织物线10、多根碳纤维线20和导线30,织物线10、碳纤维线20和导线30通过编织形成织物层40,碳纤维线20和导线30电性连接。该发热织物100还包括至少设置在织物层40两侧的绝缘层70,以及夹持织物层40与绝缘层70的封边部件50。绝缘层70仅设置在织物层40的两侧。该绝缘层70选用PET或者类似绝缘保护柔软性材料。
该织物层40边缘设置夹持织物层40的封边部件50。导线30可由纯铜拉伸而成与织物线10的直径相同的直径的细铜丝,通过纺织机将织物线10、碳纤维线20与导线30编制而成织物层40。在本实例中,导线30为铜,当然导线30也可以为其他具有优良延展性和导电性能的金属材料,例如铝、银、金;或者具有优良延展性和导电性能的非金属材料,例如碳纳米管。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导线30为两根且与碳纤维线20并联,碳纤维线20均匀间隔地布置,并通过电源线60与插头(未示出)与交流电相连,并通过碳纤维线20发热。
参见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封边部件50包括基部500,自基部垂直伸出并用以夹持织物层40的第一凸伸部501和第二凸伸部502,该第一凸伸部501与第二凸伸部502之间形成夹持织物层的凹槽503。基部500、第一凸伸部501和第二凸伸部502均沿织物层40边缘纵长延伸设置。第二凸伸部502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凸伸部501的长度,并与所述导线30或者碳纤维线20相抵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凸伸部502的长度大于第一凸伸部501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康满家新营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康满家新营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605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红外感应驱动控制电路及照明控制电路
- 下一篇:电子烟用杯状陶瓷加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