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扰流装置及开放池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60988.8 | 申请日: | 2015-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92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程小雪;白雪梅;王慧岭;滕杰;许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065001 河北省廊坊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开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藻养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扰流装置及开放池。
背景技术
微藻可以直接利用光能、二氧化碳和含氮、磷等元素的简单营养物质快速生长,在微藻的大规模养殖中主要采取开放式养殖,开放式养殖是把微藻培养在敞开的容器中接受光照,利用人工供给或依靠与空气的自然交换获取二氧化碳进行培养的一种方式。
在开放式养殖中,培养液的深度为10-30cm,通过在培养池中设置搅拌器驱动培养液流动,使得培养液中藻细胞与培养液和二氧化碳传质混合,但是由于培养液在垂直方向上混合效果比较差,光的穿透深度有限,只有上层的藻细胞能够接受到光能,下层的藻细胞难以接受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因而开放式养殖的微藻产量一直不理想。
为了改善开放式养殖的养殖效果,现有技术中通过在开放式培养池中部设置扰流柱,参见图1,该扰流柱两端固定于培养池池壁与培养液流体流向垂直,当流体经过该扰流柱时产生漩涡,增大流体的垂直混合程度,推动藻细胞在光照方向上形成上下往复运动,从而实现藻细胞在开放池内的上层和下层之间来回穿梭,使下层藻细胞接受光照进行光合作用。但是,现有技术的扰流柱不随流体做较大幅度运动,从而在扰流柱附近区域内流体产生的上下往复运动幅度较小,导致流体垂直混合程度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扰流装置及开放池,能够增大培养液在垂直方向的混合程度,提高微藻的养殖产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扰流装置,包含扰流部件以及至少两个连接部件,所述至少两个连接部件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扰流部件连接,其中,至少一个连接部件为非刚性连接部件,使得流体流过所述扰流部件时,所述扰流部件产生运动。
其中,所述非刚性连接部件由刚性体与非刚性体连接组成;或者由非刚性体组成。
优选的,所述非刚性体为柔弹性体或者活动铰接体。
其中,可选的,所述扰流部件包含一个扰流体或者至少两个串联的扰流体。
可选的,所述扰流体为柱型的刚性体或者柔弹性体。
优选的,所述扰流装置包含两个非刚性连接部件,分别连接所述扰流部件的两端。
其中,所述柔弹性体可以为弹簧、铰链、绳索、金属丝、塑胶管或塑胶绳;
所述刚性体可以由金属、塑料、陶瓷或木头制成;
所述活动铰接体可以为铰接螺栓、铰接管或万向铰接件。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开放池,包括开放池,以及设置于所述开放池流道中的上述所述的扰流装置,所述连接部件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开放池连接,所述开放池内的培养液流过所述扰流部件时,所述扰流部件产生运动。
其中,所述扰流部件与开放池池壁之间的夹角α为0°<α≤90°。
优选的,同一流道内设置有多个扰流装置,每两个相邻所述扰流装置之间的间隔距离为0.2-2m。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扰流装置及开放池,所述扰流部件通过至少一个非刚性连接部件连接,当流体经过所述扰流部件时,所述非刚性连接部件在流体的冲击作用下发生弯曲或变形,使得所述扰流部件在流体流向和垂直方向做大幅度的运动,从而增大了扰流体附近区域内流体的上下往复运动幅度,进而增大了流体垂直混合程度。使得处于下层的藻细胞能够提高光能的接受率进行光合作用,从而提高微藻的养殖产量。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扰流柱不随流体做大幅度运动,在扰流柱附近区域内流体产生的上下往复运动幅度较小,导致流体垂直混合程度有限的缺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扰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扰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扰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扰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扰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扰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扰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开放池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609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压推动沼液乱流的超高效厌氧发酵系统
- 下一篇:一种振荡集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