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独立排气孔茶隔的饮水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61707.0 | 申请日: | 2015-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201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曹晓君;李永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A47G19/16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金子娟 |
地址: | 21118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独立 气孔 饮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杯具,具体为一种带独立排气孔茶隔的饮水杯。
背景技术
带有茶隔的茶杯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杯具类型,可以将水中的茶叶隔离,避免用户喝水时茶叶流入口腔。目前常见的茶隔大多是在隔板上加工通孔或直接使用铁丝网制成,为了避免茶叶穿过通孔或铁丝网的网孔,通孔或网孔一般都制作的比较小,所以向茶杯内注水时,未及时透过茶隔的水会积存在茶隔表面或孔眼中形成水膜,茶隔下方热水产生的蒸汽向上顶,容易形成气泡,气泡爆裂后会有烫伤手部的风险,使得用户不得不缓慢注水,比较占用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是改善现有产品,提供一种带独立排气孔茶隔的饮水杯,降低往有茶隔的茶杯内注水时气泡产生的几率。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带独立排气孔茶隔的饮水杯,包括杯体、杯盖和茶隔,所述杯体的腔壁上部设有搁置茶隔的卡阶,其特征在于:
所述茶隔呈“凹”形,设有作为注水入口的内腔,所述内腔由侧筒以和底板合围构成,内腔底板上设有多个透水的通孔,内腔侧筒的外表面设有多个上下贯通的竖向凹槽,茶隔搁置在杯体卡阶上后,所述凹槽与杯体腔壁之间形成排气的孔径,所述孔径与茶隔下方的杯体内腔连通。
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
作为优选,所述凹槽的横截面设计为圆弧形。
所述茶隔的下方设有一茶兜,所述茶兜包括一容置泡茶材料的器皿,所述器皿内腔的开口朝上,器皿本体通过连接件固定在茶隔下方,所述器皿的两侧设有金属丝网或多个透水孔,半球形器皿的底部向上延伸出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内设有内螺纹;所述连接件呈“T”形杆状,包括杆帽和连接在杆帽下方的杆体,所述杆帽的直径大于茶隔通孔,杆体直径小于茶隔通孔,且杆体上设有与所述连接管内螺纹适配的外螺纹。
使用时,将“T”形连接件杆体穿过茶隔底板的通孔,将器皿连接管旋拧在连接件上,根据泡茶材料的种类控制好器皿顶面与茶隔底面之间的间隙,透过茶隔的热水可从该间隙或器皿的透水孔、网孔中流入杯体内。
所述茶兜还包括一个盖住器皿开口的盖板,所述盖板的中部设有套在连接件上的安装孔。
所述茶隔的下方悬挂有一容置泡茶材料的球体,所述球体包括可对接扣合的两个半球,其中至少一个半球上设有透水孔。
所述茶隔上设有一挂扣,所述挂扣包括卡在茶隔底板上的端帽和穿过茶隔通孔位于茶隔下方的扣环,所述球体通过带有挂钩的挂链挂在扣环上,所述扣环的直径小于茶隔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在注水时,因排气的通孔上方无水流,阻力小,杯体的热气可从排气孔径中顺利排出,大大降低了气泡产生的几率;
2)用茶兜进一步配合茶隔使用,有利于避免热气在茶隔下方聚集,将热气引导至杯体两侧从排气孔径中排出,在用户饮水过程中,随着杯内水位降低,茶兜也可避免泡茶材料一致浸泡在茶水中,使茶水浓度增加,影响口感;
3)用吊挂的球体配合茶隔使用,对杯中热气形成一定程度的扰流以及有利于将气体向两侧引导,且茶隔和球体能够起到双重过滤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茶隔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目的,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阐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带独立排气孔茶隔的饮水杯,包括杯体2、杯盖和茶隔1,所述杯体2的腔壁上部设有搁置茶隔1的卡阶。
所述茶隔1呈“凹”形,设有作为注水入口的内腔,所述内腔由侧筒以和底板合围构成,内腔底板上设有多个透水的通孔1-1,内腔侧筒的外表面设有多个上下贯通的竖向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等距排列在侧筒外壁,如图2所示。
当茶隔1搁置在杯体卡阶上后,茶隔1底面压在所述卡阶上,所述凹槽与杯体腔壁之间形成孔径1-2,所述孔径1-2与茶隔1下方的杯体内腔连通。使用时,用户将热水注入茶隔1内腔中,部分或绝大部分热气可从孔径1-2中排出,避免茶隔产生气泡。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617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安全提示装置的饮酒杯
- 下一篇:一种折叠式伸缩水杯